榉树皮

别名:

榉皮、大叶榉、榉榆、血榉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榆科植物榉树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.-Mazz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剥皮,鲜用或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多生于山坡、路旁,或栽于宅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安徽;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西藏等地。

性味:

①《别录》:大寒。

归经:

功效:

清热解毒;止血;利水;安胎。主感冒发热;血痢;便血;水肿;妊娠腹痛;目赤肿痛;烫伤;疮疡肿痛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3-1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
药用部位:

为榆科植物大叶榉树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。

植物形态:

乔木,高达25m。一年生枝密被柔毛。叶互生,硬纸质;叶柄长1-4mm;无托叶;叶片椭圆状卵形、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-10cm,1.5-4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上面粗糙,具脱落性硬毛,下面密被柔毛;边缘具单锯齿;侧脉7-15对。花单性,稀杂性,雌雄同株;雄花簇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或苞腋,雌花1-3朵生于新枝上部的叶腋;花被片4-5;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而对生;雌花仅有雌蕊1,子房1室,花柱2,斜生。坚果上部偏斜,直径2.5-4mm。花期3-4月,果期10-11月。

药物采收:
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,在疏松肥沃、湿润的酸性、中性、石灰质土及轻度盐碱土中均能生长。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,育苗移栽法。10月中、下旬特果实由青转黄褐色时采种,随采随播或用湿砂贮藏,翌年春季播种。如果用干种子播种,则播种前浸种2-3d。条播,按行距20cm开沟,将种子均匀播入,覆土后盖草,浇水保湿。移栽按行、株距(3-4)m×(3-4)开穴,可以利用山地造林。初期适当密植,按行、株距2-3m栽种,以后再进行疏伐。在移栽时要随即截梢。田间管理 届苗后及时揭去盖草。苗期要勤松土、除草、灌溉和追肥。每年进行修剪,培育主干,并在主干旁缚绑一根竹竿,待主干高至5m时才可除去竹竿。幼林郁闭后要及时间伐,防止过密,影响生长。病虫害防治 虫害有大袋蛾。

临床应用:

1.《别录》:主时行头痛,热结在肠胃。
2.陶弘景:夏日作恢,去热。
3.《唐本草》:煮汁,疗水及断下利。
4.《日华子本草》:下水气,止热痢,安胎。
主妊娠腹痛。
山挥树皮,治热毒风,煽肿毒。

主治:

主治感冒发热,血痢,便血,水肿,妊娠腹痛,目赤肿痛,烫伤,疮疡肿痛。

附方:

①治小儿渴痢:榉皮十二分,栝楼、茯苓各八分,人参六分,粟米二合。上五味,切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温服,量大小与服之。(《古今录验方》榉皮次子) ②治小儿痢血:犀角十二分(屑),榉皮二十分(炙,切)。上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量大小服之。(《古今录验方》犀角榉皮煎) ③治痛身水肿:榉树皮煮汁日饮。(《圣惠方》) ④治(目)飞血赤脉:榉皮(去粗皮,切)二两,古钱七文。上二味,以水一升,煎取七合,去滓,热洗,冷则再暖(《圣济总录》榉皮洗眼方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3~10g。外用,适量,煎水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