葫芦

别名:

葫芦壳、抽葫芦、壶芦、蒲芦、嘎贝哲布

来源:

葫芦科葫芦属植物葫芦Lagenaria sicararia (Molina) Standl.[L. leucantha Rusby; L. vulgaris Ser.],以果皮及种子入药。立冬前后,摘下果实,剖开,掏出种子,分别晒干。

英文名称:

SEMEN LAGENARIAE SICERARIAE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性酸、涩,温。

归经:

归肺、肾经。

功效:

止泻,引吐。用于热痢,肺病,皮疹。6~9g。利水消肿:用于重症水肿及腹水。15~30克。

用量:

0.5~1两。

药用部位:

载《日华子本草》。为葫芦科植物葫芦Lage-naria siceraria(Molina)StandL van depressa(Ser.)Ham的干燥果壳。全国各地均产。

药物采收:

洗净,晒干,切碎用。

药物性状:

本品扁长方形或卵圆形,长1.2~1.8cm,宽约0.6cm,表面浅棕色或淡白色,较光滑,并有两面对称的四条深色花纹,花纹上密被淡黄色绒毛,一端平截或心形凹入,一端渐尖或钝尖。对种皮质硬而脆,子叶2,乳白色,富含油性。气微,味微甜。

临床应用:

1、治水肿、小便不利、湿热黄疽、肺燥咳嗽:鲜葫芦1个。
捣烂,绞取汁液。
每次用1小碗,加入适量蜂蜜调服。
具有清热利水、润肺的作用。
2、治水肿、小便不利:葫芦60g,虫笋30g。
水煎,去渣,温服。
葫芦、虫务皆有利水的功效,二者合用,能明显增强利尿行水作用。

主治:

主治面目浮肿、大腹水胖、小便不利、烦热口渴、热淋、痈肿、消渴、黄疸、疮毒等症。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量:12~30g;用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