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炭母草

别名:

火炭毛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,乌炭子(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),运药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山荞麦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黄鳝藤、晕药(《四川中药志》),乌白饭草(《泉州本草》),火炭星、鹊糖梅(《岭南草药志》),赤地利、乌饭藤、水沙柑子、鸪鹚饭、水退痧(《福建中草药》),红梅子叶、白饭草、大叶沙滩子(《广东中草药》),老鼠蔗(《广西中草药》)。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地上部分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onum chinense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间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于丘陵地带向阳草坡、林边、路旁湿润土壤。分布于台湾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四川和贵州等地。产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福建等地。

英文名称:

 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味微苦、微酸,性凉。

归经:

归肺、胃、脾经。

功效:

清热利湿;凉血解毒;平肝明目;活血舒筋。主痢疾;泄泻;咽喉肿痛;白喉;肺热咳嗽;百日咳;肝炎;带下;癌肿;中耳炎;湿疹;眩晕耳鸣;角膜云翳;跌打损伤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0.5~1两(鲜品1~2两);或捣汁。外用;捣敷或煎水洗。

药用部位:

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全草。

植物形态:

多年生直立或半攀援状草本,长约1.5米。茎略具棱沟,光滑或被疏毛或腺毛,斜卧地面或依附而生,下部质坚实,多分枝,匍地者节处生根,嫩枝紫红色。叶互生,具柄,有翅;叶片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三角形,长7~12厘米,全缘或具细圆齿,基部切形、浑圆或近心形,有时具2耳状裂片;枝上部叶心脏形,有短叶柄或无柄而抱茎;上面鲜绿色或有V形黑纹,下面主脉有毛;托鞘膜质,斜截形。头状花序,再组成圆锥或伞房花序,花序轴常被脓毛,无总苞;小苞片光滑,通常急尖;小花白色、淡红色或紫色;花被5裂片;雄蕊8;子房上位,花柱3裂。瘦果卵形,黑色,具三棱,包于宿存的花被内。花期9月(四川)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茎扁圆柱形,有分枝,长30-100cm,节稍膨大,下部节上有须根;表面淡绿色或紫褐色,无毛,有细棱;质脆,易折断,断面灰黄色,多中空。叶互生,多卷缩、破碎,叶片展平后呈卵状长圆形,长5-10m,宽2-4.5cm,先端短尖,基部截形或稍圆,全缘,上表面暗绿色,下表面色较浅,两面近无毛;托叶鞘筒状,膜质,先端偏斜。气微,味酸、微涩。以叶多、色绿者为佳。理化鉴别 (1)取本品粗粉约5g,加乙醇50ml,置水浴上回流30min,稍冷,加活性炭少量,滤过,滤液浓缩至约5ml。取滤液2ml,加镁粉少量与盐酸5滴,置水浴中加热3min,显橙色或橙红色。(2)取上述滤液点于滤纸上,干后,置紫外光下观察,显黄色荧光,再喷以1%三氯化铝的乙醇溶液,荧光加强。

临床应用:

1、急性胃肠炎 组成:火炭母草30.0克,番石榴叶18.8克,观音串30.0克,鸭跖草18.8克,雷公根30.0克,旱莲草18.8克 用法:水5碗煎2碗,分2次服。
2、打伤吐血 组成:鲜火炭母叶心75.0克,蜂蜜适量 用法:先将火炭母草用清水洗净,捣汁半碗调蜜服。
3、小儿发育不良 组成:火炭母草37.5克,万点金18.8克,刺桐根18.8克,红骨九层塔头37.5克,小本辣椒头30.0克,耳钩草18.8克,狗尾草30.0克,猪瘦肉300.0克(女孩加白花益母草18.8克) 用法:水4碗,酒4碗,炖猪瘦肉,炖烂,分次服,女孩生理期完1星期再炖服。
4、久年跌打损伤 组成:火炭母草75.0克,红骨蛇37.5克,鸡蛋2个 用法:水3碗,酒3碗,加鸡蛋,炖剩2碗,早晚饭后半小时服,连服数次即愈。
5、皮肤湿热疮疹诸症 组成:鲜火炭母草75.0克(洗净) 用法:水煎浓汁外洗患处。
6、疖肿 组成:鲜火炭母草37.5克(洗净) 用法:捣烂外敷患处。
7、霉菌性阴道炎 组成:鲜火炭母草187.5克(清水洗净) 用法:煎水坐浴,浴后用干粉喷撒。
8、跌打肿痛、淤青不散(外用方) 组成:鲜火炭母草叶75.0克,米酒适量 用法:先将火炭母叶洗净,加入米酒炒成5分熟,待适温时敷疲青部位,每日2次。

主治:

用于湿热泻痢、咽喉肿痛、目赤翳障、带下、湿热疮疼、白喉、肺热咳嗽、跌打损伤等症。急性肠炎、痢疾、肝炎、白喉、咽喉炎、扁桃体炎、多种眼疾、疖肿、皮炎、湿疹等可配伍用之。

附方:

①治赤白痢:火炭母草和海金沙捣烂取汁,冲沸水,加糖少许服之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 ②治痢疾,肠炎,消化不良:火炭母、小凤尾、布渣叶各六钱,水煎服。(广东《中草药处方选编》) ③治急慢性菌痢:火炭母、野牡丹各二两。水煎,每日一剂,分三次服。对慢性菌痢,可以同样剂量做保留灌肠,每日二次,七至十天为一疗程。(广西《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》) ④治湿热黄疸:火炭母一两,鸡骨草一两,水煎服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 ⑤治妇女带下:鲜火炭母二至三两,白鸡冠花三至五朵。酌加水煎成半碗,饭后服,日两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⑥治皮肤风热,流注,骨节痈肿疼痛:火炭母叶,煎水洗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 ⑦治臌胀:火炭母草,煎水熏洗及捣敷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 ⑧治痈肿:鲜火炭母草一两,水煎,调酒服;渣调蜜或糯米饭捣烂,敷患处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 ⑨治湿疹:鲜火炭母草一至二两,水煎服;另取鲜全草水煎洗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

保健应用:

入汤剂9?15g,鲜品60g。外用适量,煎水洗,或鲜品捣敷,捣汁滴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