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药子
别名:
黄独、零余薯、金线吊虾蟆、香芋、黄狗头、黄药、黄药根、木药子、大苦、苦药子、山慈姑、红药子、黄独根、苦卡拉、蓑衣包、黄狗子、猴姜七、毛卵砣、金线吊葫芦、金线吊蛋、黄金山药、薯瓜乳藤、铁秤砣、狗嗽、土芋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ioscorea bulbifera L.采收和储藏:黄药子栽种2-3年后在冬季采挖,把块茎径粗在30cm以上的加工作药,其余的可继续栽培1年。洗去泥土,剪去须根后,横切成厚1cm的片,晒或炕干,或鲜用。
药材产地:
生于山谷、河岸、路旁或杂林边缘。分布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、台湾等地。在河北、山东等地有栽培。主产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。此外,河北、山东、浙江、安徽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福建等地亦产。
英文名称:
Air Pootalo Yam Rhizome
药材类别:
根茎类
性味:
苦、辛,凉。有小毒。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凉。②《开宝本草》:苦,平,无毒。③《滇南本草》:性大寒,味苦。
归经:
《本草经疏》:"入手少阴、足厥阴经。"
功效:
解毒消肿,化痰散结,凉血止血。用于甲状腺肿大,淋巴结结核,咽喉肿痛,吐血,咯血,百日咳,癌肿;外用治疮疖。
用量:
内服:煎汤,3-9g;或浸酒;研末1-2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研末调数;或磨汁涂。
药用部位:
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。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。根茎球形,直径5~15厘米,密生须根。茎藤无毛,长可达8米以上。叶互生,广心状卵形,全缘,长可达15厘米,两面无毛,有主脉7~9条,叶腋间常生紫棕色球形珠芽(黄独零余子)。穗状花序腋生,下垂,花淡黄色。蒴果下垂,有3翅。夏末至冬初采块茎,除去须根,切片,晒干。我国南方各省及山东、河北等地均有分布。生于山谷、河岸、灌木丛中。
植物形态:
黄独 缠绕草质藤本。块茎卵圆形至长圆形,近于土面,棕褐色,表面密生多数细长须根。茎圆柱形,左旋,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较叶片稍短;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,长5-16(-26)cm,宽2-14(-26)cm,先端尾状渐尖,边缘全缘或微波状,两面无毛;叶腋内有大小不等的紫褐色的球形或卵圆形珠芽(零余子),直径1-3cm,外有圆形斑点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雄花序穗状下垂,常数个丛生于叶腋,有时基部花序延长排列成圆锥状;雄花单生密集,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;花被片披针形,新鲜时紫色;雄蕊6,着生于花被基部,花丝与花药近等长;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,常2至数个丛生叶腋,长20-50cm,退化雄蕊6,长仅为花被片的1/4。蒴果反折下垂,三棱状长圆形,长1.5-3cm,宽0.5-1.5cm,两端圆形,成熟时淡黄色,表面密生紫色小斑点。种子深褐色,扁卵形,通常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的顶端,种翅栗褐色,向种子上方延伸,呈长圆形。花期7-10月,果期8-11月。
药物采收: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,耐荫蔽。以阳光充足、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。 栽培技术 用零余子繁殖。在冬季把落在地上的零余子拣回,放在木箱或竹篓里,贮藏室内过冬。于3-4月栽种。 田间管理 苗高约30cm时,浅薅除草,重施人畜粪水,同时把茎藤理附在攀援物上。
药物性状:
性状鉴别 多为横切厚片,圆形或近圆形,直径2.5-7cm,厚0.5-1.5cm。表面棕黑色,皱缩,有众多白色、点状突起的须根痕,或有弯曲残留的细根,栓皮易剥落;切面黄白色至黄棕色,平坦或凹凸不平。质坚脆,易折断,断面颗粒状,并散有橙黄色麻点。气微,味苦。以片大、外皮棕黑色、断面黄白色者为佳。 显微鉴别 块茎横切面:木栓细胞壁微木化,内侧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。近外方的基本组织有分泌道。维管束外韧型,散在。粘液细胞多数,含草酸钙针晶束。薄壁细胞含淀粉粒。 粉末特征:①石细胞长棱形而两端钝圆,或不规则椭圆形、卵状三角形,孔沟密集。②淀粉粒长圆形、卵形、贝壳形或不规则条形,短径5-12μm,长径15-21μm,脐点点状。③粘液细胞类圆形,短径95-160μm,长径150-300μm,含草酸钙针晶束,长50-117μm。④分泌道含树脂状物。
临床应用:
1、可治扭伤:将鲜黄药子、重楼各适量;捣烂,外敷于患处。2、可治胃痛:黄药子、陈皮、苍术、金钱草56g,青木香3g。
研成细末,每服2g,水煎去渣,取汁,温水送服。
3、治食道癌:黄药子300g,62度白酒2000ml。
将黄药子置于密闭瓷器中,倒入白酒浸泡7天即可服用。
每次1小杯。
4、治吐血不止:黄药子15g。
将黄药子捣碎,水煎,去渣,取汁,热服。
5、治热病、毒气攻咽喉肿痛:黄药子、地龙各30g,芒硝15g。
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。
每服3g,蜜水送服。
主治:
主治吐血,衄血,喉痹,瘿瘤,瘰疬,喉痹肿痛,百日咳,咳嗽气喘,瘿气,疮痈瘰疬,食道癌,胃癌,乳腺癌,子宫癌等症。
附方:
①治吐血不止:黄药子(万州者)一两,捣碎,用水二盏,煎至一盏,去滓温热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黄药汤) ②治吐血:真蒲黄,黄药子等分。用生麻油调,以舌舐之。(《百一选方》) ③治鼻衄不止:黄药子一两,捣罗为散。每服二钱匕,煎阿胶汤调下。良久,以新汲水调生面一匙投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黄药散) ④治疮:黄药子四两,为末,以冷水调敷疮上,干而旋敷之。(《简要济众方》) ⑤治天泡水疮:黄药子末搽之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 ⑥治缩脚肠痈,干黄独一两,煎服。不可多用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 ⑦治缠喉风,颐颔肿及胸膈有痰,汤水不下者:黄药子一两,为细末。每服一钱,白汤下。吐出顽痰。(《扁鹊心书》黄药子散) ⑧治热病、毒气攻咽喉肿痛:黄药一两,地龙一两(微炙),马牙消半两。上药捣细罗为散,以蜜水调下一钱。(《圣惠方》) ⑨治瘿气:黄药子一斤,浸洗净,酒一斗浸之。每日早晚常服一盏。忌一切毒物及不得喜怒。(《斗门方》) ⑩降气治胃痛:黄药(炒过)、陈皮、苍术、金钱草各二钱,土青木香一钱五分。研粉服或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 ⑾治鱼口,腰膝疼痛:黄独根五至八钱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⑿治睾丸炎:黄独根三至五钱,猪瘦肉四两。水炖,服汤食肉,每日一剂。(《江西草药》) ⒀治扭伤:黄独根、七叶一枝花(均鲜用)各等量,捣烂外敷。(《江西草药》) ⒁治腹泻:黄药子研末,每次一钱,开水吞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 ⒂治疝气、甲状腺肿、化脓性炎症:黄药子根五钱至一两。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 ⒃治瘰疬:黄独鲜块茎二至三两,鸭蛋1枚。水煎,调些酒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 ⒄治百日咳。黄药子三至五钱。冰糖为引,水煎分三至五次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