桧叶

别名: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柏科植物圆柏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bina chinensis (L.) Ant.[Juiperus chinensis.L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1000m的中性土、钙质土及微酸性土壤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南及长江流域至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性味:

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辛,温,有毒。

归经:

功效:

祛风散寒;活血解毒。主风寒感冒;风湿关节痛;荨麻疹;阴疽肿毒初起;尿路感染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鲜品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,煎水熏洗或烧烟熏。

药用部位:

为柏科植物圆柏的叶。

植物形态:

乔木,高可达20m,胸围达3.5m。树皮深灰色,纵裂,成长条片;幼树枝条斜上伸展,树冠尖塔形或圆锥形,老树下部大枝近平展,树冠广圆形。叶二型:鳞叶及刺叶;生鳞叶的小枝近四棱形,径1-1.2mm,鳞叶先端钝尖,背面近中部有椭圆形微凹的腺体;刺叶3叶交叉轮生,长6-12mm,上面微凹,有2条白粉带。雌雄异珠,稀同株;雄球花黄色,椭圆形,长2.5-3.5mm。球果翌年成熟,近圆形,径6-8mm,熟时暗褐色,被白粉。种子2-4,卵圆形,扁,先端钝,有棱脊及少数树脂槽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生鳞叶的小枝近圆柱形或近四棱形。叶二型,即刺状叶及鳞叶,生于不同枝上,鳞叶3叶轮生,直伸而紧密,近披针形,先端渐尖,长2.5-5mm;刺叶3叶交互轮生,斜展,疏松,披针形,长6-12mm。气微香,味微涩。

临床应用:

1.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杀虫除秽,散结解毒。
治荨麻疹,硬结肿毒初起。
2.《福建中草药》:祛风散寒,活血消肿。

主治:

用于风寒感冒,风湿关节痛,荨麻疹,阴疽肿毒初起,尿路感染。

附方:

①治风寒感冒:鲜桧小枝或叶五至七钱,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药》) ②治关节风湿痛:鲜桧小枝或叶,煎汤熏洗痛处。(福建中草药》) ③治荨麻疹:桧叶,卷在粗纸中,用火烧之,取其烟气遍熏身体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④治初起硬结肿毒:鲜桧叶适量,加红糖捣烂,敷贴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鲜品15~30g。外用,适量,捣敷;煎水熏洗或烧烟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