茴香根

别名:

小怀香、小茴香、茴香子、谷香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oeniculum vulgare Mill.采收和储藏:7月间采挖,去除茎叶,留根洗净,鲜用,牙晒干。

英文名称:

Fennel Root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味甘、辛,性温。

归经:

功效:

温肾和中;行气止痛;杀虫。主寒疝;耳鸣;胃寒呕逆;腹痛;风寒湿痹;鼻疳;蛔虫病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9-15g,鲜品加倍;或鲜品捣汁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汤洗。

药用部位:

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根,植物形态详"茴香"条。

植物形态:

多年生草本,高0.4-2m。具强烈香气。茎直立,光滑无毛,灰绿色或苍白色,上部分枝开展,表面细纵沟纹。茎生叶互生;较下部的茎生叶叶柄长5-15cm,中部或上部叶的叶柄部或全部皮鞘状,叶鞘边缘膜质;叶片轮廓主国阔三角形,长约30cm,宽约40cm,四至五回羽状全裂;末回裂片丝状,长0.5-5cm,宽0.5-1cm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,径3-15cm;小伞形花序有花14-30朵,花柄纤细,不等长,长0.3-1.2cm;花小,无萼齿;花瓣黄色,倒卵形或近倒卵形,淡黄色,长约1.5mm,宽约1mm,中部以上向内郑曲,先端微凹;雄蕊5,花丝略长于花瓣,花药卵圆形,淡黄色,纵裂;子房下位,2室,花柱基圆锥形,花柱极短,向外叉开或贴伏在花柱基上。双悬果长圆形,长3.5-6mm,宽1.5-2mm,主棱5条,尖锐;每棱槽内有油管1,合生面有油管2,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。花期5-6月,果期7-9月。

临床应用:

1.《草木便方》:暖丹田,通肾经。
治肾气冲心卒痛。
2.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一切气痛,膀胱疝气。
3.《天宝本草》:治胃气胀满。
4.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消阴囊肿,膀胱气,表风寒,治腹痛。
5. 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:行气散寒,和中止痛。
治胃寒腹痛,反胃呕吐,寒疝疼痛。

主治:

治胃寒腹痛,反胃呕吐,寒疝疼痛。

附方:

①治丹停、肿胀:小茴香根、筋骨草炖猪蹄子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 ②治风湿关节痛:茴香根、白土茯苓各一两。煨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 ③治疝气痛:茴香根五钱,茴香子、吴萸子各一钱,臭牡丹花和根、通花根各三钱。煨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鲜者50~100g;捣汁或炖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