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荆根

别名: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tex negundo L.采收和储藏:2月或8月采根,洗净鲜用;或切片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路旁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以地南各地。

英文名称:

Root of Negundo Chastetree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辛,温。

归经:

《得配本草》:"入手少阴经。"

功效:

解表,祛风湿,理气止痛,截疟,驱虫。治感冒,咳喘,风湿,胃痛,痧气腹痛,疟疾。蛲虫病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15-30g,根皮用量酌减。

药用部位:

为马鞭草料植物黄荆的根,植物形态详"黄荆子"条。

植物形态:

黄荆,直立灌木,植株高1-3m。小枝四棱形,与叶及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。叶柄长2-5.5cm;掌状复叶,小叶5,稀为3,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基部楔形,全缘或有少数粗锯齿,先端渐尖,表面绿色,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,中间小叶长4-13cm,宽1-4cm,两侧小叶渐小,若为5小叶时,中间3片小叶有柄,最外侧2枚无柄或近无柄,侧脉9-20对。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式顶生,长10-27cm;花萼钟状,先端5齿裂,外面被灰白色绒毛;花冠淡紫色,外有微柔毛,先端5裂,二唇形;雄蕊伸于花冠管外;子房近无毛。核果褐色,近球形,径约2mm,等于或稍短于宿萼。花期4-6月,果期7-10月。

临床应用:

1.《草木便方》:治心头风,牙疳。
2.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刀伤,止痛,并治愈症,盗汗。
3.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镇咳,解热,驱风。
治惊痫,除风湿。
4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治头风,肢体诸风,顺气。
5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温经散瘀,解肌发汗。
治感冒,疟疾,哮喘。

主治:

治感冒,咳喘,风湿,胃痛,痧气腹痛,疟疾。蛲虫病。

附方:

①治疟疾:黄荆根一两。于发作前三小时煎服。(南京《常用中草药》) ②治风湿关节痛、腰痛:黄荆根一两,八角枫根一两,枸骨根一两。水煎服。(《农村常用草药手册》) ③治胃溃疡、慢性胃炎:黄荆根-两,红糖适量,煎服。(南京《常用中草药》) ④治蛲虫病:黄荆根一两.切片,同甜酒炒至黄色,用水两碗,煎至一碗,晚饭前服。(《农村常用草药手册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15~30g,根皮用量酌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