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鼠肉

别名:

礼鼠、拱鼠、貔狸、豆鼠、禾鼠、大眼贼、草原黄鼠、蒙古黄鼠、达呼尔黄鼠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松鼠科动物黄鼠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tellus dauricus Brandt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间捕捉,捕杀后剥皮,除去内脏,取肉,鲜用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栖息于草原或沙地。穴居,夜伏昼出。食物以草本植物的茎、叶或野菜、大豆幼苗等为主,秋后盗食黄豆、玉米、高梁、谷子等作物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、山东等地。

英文名称:

Ground squirrel, Suslik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《饮膳正要》:味甘,平,无毒。

归经:

归肺经。

功效:

《纲目》:润肺生津,煎膏贴疮肿,解毒止痛。

用量:

外服:适量,熬膏贴高分子

药用部位:

为松鼠科动物黄鼠的肉。

植物形态:

黄鼠,体长约20cm,尾长约6cm。体形细长,头大,耳郭短小,眼甚大。前肢趾爪发达,大而且直,前足掌裸,后足跖被毛。有颊囊。雌体有乳头5对。全身被草黄色毛,并杂有黑褐色。额、头部较深,为黄褐色。上下唇及眼圈均为白色。尾毛草黄色,夏毛较冬毛而色深。

临床应用:

灵鼠膏:主诸疮肿毒,止痛退热。
用大黄鼠一只,打死,再用清油一斤,慢火煎熬,水上拭油不散,于是滤去滓澄清再煎,再加紫黄丹250g炒,不停地用杨柳枝搅匀,滴水成珠时,下黄腊50g,熬黑即成。
去火毒三日,如常摊贴。

主治:

主治疮毒肿痛。多吃会发疮,可煎成膏贴疮。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外服,适量,熬膏贴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