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山矾
别名:
针地黄、降痰王、贡檀兜、华灰木、牛特木、雷公针、膨药、白花丹、七针、土黄柴、米碎花木、大米仔花、水泡木、糯米树、止血树、檬子柴、羊子屎、毛壳子树、毛柴子、渣子树、狗檬树、豆鼓果、狗屎木、地黄木土常山、狗骨柴头、木地牛、蛙模吐饭、流涎柴、白柴头、小药木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ymplocos chinensis(Lour.)Druce[Myrtuschinensis Lour.」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碎,晒干或鲜用。
药材产地: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m的以下丘陵、山坡、杂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:
味苦,性凉。有小毒。
归经:
归胃、大肠经。
功效:
根:解表退热,解毒除烦。用于感冒发热,心烦口渴,疟疾,腰腿痛,狂犬咬伤,毒蛇咬伤。叶:外用治外伤出血。
用量:
内服:鲜品15~30g,捣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调敷。
药用部位:
为山矾科植物华山矾的枝叶。
植物形态:
落叶灌木,高1~3米。嫩枝密被柔毛。单叶互生;椭圆形、倒卵状椭圆形,长3.5~7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短尖,基部钝形或广楔形,叶缘具细小点齿,上面具疏毛,下面密被白茸毛;叶柄长3~5毫米,有柔毛,无托叶。圆锥花序,腋生和顶生,长4~6厘米,花梗、花柄。嫩枝均同色,并具柔毛;萼5裂,三角形,长约2毫米,宿存,密被柔毛;花冠白色,基部合生,裂片5,卵形,长约3毫米;雄蕊多数,聚成5束,每束有雄蕊10余枚,着生于花冠基部,花丝白色,花药浅黄色,2室,背着;雌蕊1,花柱白色,与雄蕊相等长,柱头不裂,子房下位,2室。核果蓝黑色,圆形,长约6毫米;径约3.5毫米。种子圆形,多数。花期6~7月。果期10~11月。
药物采收:
生物学特性 适宜栽培在温和山坡林下或荫蔽的环境。土壤以疏松、湿润的砂质壤上为宜。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分根繁殖。种子繁殖 春季播种,在湿润的土壤上,2星期左右即可出苗。分很繁殖:当老根尚未萌芽前,挖出全株。分成若干块,再行分根栽植。
药物性状:
性状鉴别 叶片多皱缩破碎.绿色或黄绿色,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倒卵形,长4-7cm,宽2-5cm,先端急尖或短尖,基部楔形或圆形,边缘有细小锯齿,上面有短柔毛,中脉在上面凹下,侧脉每边4-7条。嫩枝、叶柄、叶背均被有黄色皱曲柔毛。叶片纸质。气微,味苦,有小毒。
临床应用:
1、治烫火伤:鲜华山矾叶捣烂(干叶研末),敷患处。2、治痢疾:华山矾嫩叶、野南瓜叶、枫树叶、凤尾草叶,各用鲜品50g。
捣烂,酌加水擂取汁,去渣,加蜂蜜或白糖调和,空腹时服。
3、刀斧创伤:华山矾嫩叶,用人尿浸一宿,取出晒干,研末敷伤处。
主治:
治痢疾,泄泻,散毒疮,创伤出血,汤火烫伤,溃疡。
附方:
①治痢疾:华山矾嫩叶、野南瓜叶、枫树叶、凤尾草叶,各用鲜品一两。捣烂,酌加水擂取汁,去渣,加蜂蜜或白糖调和,空腹时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 ②治刀斧创伤:华山矾嫩叶,用人尿浸一宿,取出晒干,研末敷伤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) ③治烫火伤:鲜华山矾叶捣烂(干叶研末),敷患处。(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) ④治疮疡:鲜华山矾叶擂烂或干叶研末,外敷。(《江西草药》) ⑤治烂眼沿:华山矾叶适量,加水浸三小时,煮沸,待温,洗患处。(《江西草药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