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桃楸皮

别名:

楸树皮(《甘肃中药手册》),楸皮(《中药志》)。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.[J.stenocarpa Maxin.]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采收,剥取树皮,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生长土质肥厚、湿润、排水良好的沟谷两旁或山坡中下部的杂木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东北及河北、山西等地。

性味:

性苦;辛;性微寒

归经:

功效:

清热燥湿;泻肝明目。主湿热下痢;常下黄稠;目赤肿痛;麦粒肿;迎风流泪;骨结核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9-15g,煎水洗眼。

药用部位:

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枝皮或干皮。植物形态详"核桃楸果"条。

植物形态:

落叶乔木,高超达2Om。树皮暗灰色;浅纵裂。小枝粗壮,具柔腺毛。髓部薄片状;顶芽大,有黄褐色毛。奇数羽状复叶,互生,长可达80cm;叶柄长5-9cm,基部肥大,叶柄和叶轴被有短柔毛及星状毛;小叶9-23枚,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6-17cm,宽2-7cm,先端渐尖,基部歪斜或截形,边缘具细锯齿,表面深绿色,初生稀疏短柔行,后仅中脉有毛,背面色淡,贴生短柔毛及星状毛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葇荑花序腋生,下垂,先叶开放,长9-20cm;雄花具短柄,有1枚苞片及1-2枚小苞片,花被状,花被片3-4,常有雄蕊12,稀13或14;雌花序穗状,顶生,直立,有雌花4-10朵,花被片4,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被柔毛,苞片及小苞片合绕子房外壁,子房子位,柱头2裂,鲜红色。果序长10-15cm,俯垂,常有5-7个果实,核果球形或卵形,顶端尖,不易开裂,密被腺质短柔毛;果核坚硬,表面有8条纵棱,各棱之间有不规则的皱曲及凹穴;内果皮壁内有多枚不规则的空隙,隔膜内亦有2空隙。花期4-5月,果期8-9月。

药物采收:

洗净,润透,切块,晒干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树皮呈卷筒状或扭曲成绳状,长短不一,直径约2cm,厚2-4mm。外表面平滑,有细纵纹,灰棕色,有少数圆形突起的皮孔及三角状叶痕;内表面暗棕色,质坚韧,不易纵裂,断面纤维性。气微,味微苦、涩。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:木栓层为10-20列木栓细胞。皮层为薄壁细胞。韧皮部宽广,纤维束众多,断续成层状排列,外侧有石细胞群或单个散在。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。粉末特征 暗灰棕色。①纤维及晶纤维多成束或单个散高。纤维多碎断,直径13-27μm,壁极厚,木化,孔沟不明显,胞腔线形。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簇晶,形成晶纤维;含晶细胞壁稍厚,非木化。②石细胞圆多角形、类圆形、矩圆形、类方形、长方形或短梭形,直径15-48μm,长至80μm,壁厚薄不一,孔沟显或稀少,胞腔甚小或无。③草酸钙簇晶,直径8-32μm。④筛管分子端壁倾斜,有复筛板,由5-10多个类长卵圆形筛域组成,排列成梯状,在侧壁上也可看到多数筛域,常数十个呈网状排列。此外,有木栓细胞及少数淀粉粒。

临床应用:

1、治急性结膜炎:核桃楸皮,竹叶各15g,黄连5g。
水煎服。
或用核桃楸皮25g,煎汤洗眼。
2、治湿热白带:核桃楸皮、苍术各15g。
水煎服。
3、治肠炎,痢疾:核桃揪皮、白头翁、黄柏各15g,黄连5g。
水煎服。

主治:

治泄泻,痢疾,白带,目赤。

附方:

①治肠炎,痢疾:核桃揪皮、白头翁、黄柏各三钱,黄连一钱。水煎服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 ②治慢性细菌性痢疾:核桃楸皮四钱,生地榆、椿皮各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 ③治湿热白带:核桃楸皮、苍术各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 ④治急性结膜炎:核桃楸皮,竹叶各三钱,黄连一钱。水煎服。或用核桃楸皮五钱,煎汤洗眼。(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) ⑤治麦粒肿,大便干燥:核桃楸皮三钱,大黄二钱。水煎服。孕妇忌服。(《河北中药手册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7.5~15g。外用,煎水洗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