龟甲
别名:
龟板、乌龟壳、乌龟板、龟壳、龟版、下甲、血板、烫板
来源:
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(Gray)的背甲及腹甲。全年均可捕捉,以秋、冬二季为多,捕捉后杀死,剥取背甲及腹甲,除去残肉,称为“血板”。或用沸水烫死,剥取背甲及腹甲,除去残肉,晒干者,称为“烫板”。
药材产地:
栖息于河、湖、池沼中,有饲养,分布于河北、河南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英文名称:
CARAPAX ET PLASTRUM TESTUDINIS
药材类别:
动物类
性味:
味甘咸,性微寒。
归经:
入归肝、肾、心经。
功效:
滋阴潜阳,益肾强骨,养血补心。用于阴虚潮热,骨蒸盗汗,头晕目眩,虚风内动,筋骨痿软,心虚健忘。
用量:
9~24g,先煎。
药用部位:
为乌龟的背甲及腹甲。
药物采收:
龟甲:置蒸锅内,沸水蒸45分钟,取出,放入热水中,立即用硬刷除净皮肉,洗净,晒干。 醋龟甲:取净龟甲,照烫法(附录Ⅱ D)用沙子炒至表面淡黄色,取出,醋淬,干燥。用时捣碎。每100kg龟甲,用醋20kg。
药物性状:
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,背甲稍长于腹甲,与腹甲常分离。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,长7.5~22cm,宽6~18cm;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,脊棱3条;颈盾1块,前窄后宽;椎盾5块,第1椎盾长大于宽或近相等,第2~4椎盾宽大于长;肋盾两侧对称,各4块,缘盾每侧11块,臀盾2块。腹甲呈板片状,近长方椭圆形,长6.4~21cm,宽5.5~17cm;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,盾片12块,每块常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,腹盾、胸盾和股盾中缝均长,喉盾、肛盾次之,肱盾中缝最短;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,有的略带血迹或残肉,除净后可见骨板9块,呈锯齿状嵌接;前端钝圆或平截,后端具三角形缺刻,两侧残存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。质坚硬。气微腥,味微咸。
临床应用:
治阴虚火旺证:龟甲、熟地黄各18g,黄柏、知母各12g,猪脊髓适量。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细末,猪脊髓蒸熟,炼蜜为丸,每服70丸,盐汤送服。
主治:
用于肾阴不足之骨蒸潮热、盗汗、头目眩晕、虚风内动、筋骨痿软、小儿囟门不合、遗精、崩漏带下、月经过多、久嗽、久痢、久疟、心虚惊悸、失眠健忘等症。 现代常用 于治疗肺结核、慢性肾炎、神经衰弱、小儿软骨病、慢性肝炎等有阴虚内热及阴虚见症者。 尚有文献载:单用本品烧灰或煅存性,研粉外用,可治痈肿疮毒。
附方:
1.治阴虚动风证。温病后期,脉气虚弱,舌绛苔少,有时时欲脱之势者:生白芍18g,阿胶9g,生龟板12g,干地黄18g,麻仁6g,五味子6g,生牡蛎12g,麦冬18g,炙甘草12g,鸡子黄2个,鳖甲12g。上以水八杯,煮取三杯,去渣,入阿胶烊化,再入鸡子黄,分三次服。方中龟甲滋阴潜阳,为臣药。(《温病条辨》大定风珠) 2.治温病热邪久羁下焦,热深厥甚,脉细促,心中痛者:炙甘草、干地黄、生白芍18,麦冬、生牡蛎15,阿胶9,麻仁9,生鳖甲24,生龟板30。水煎服。方中龟甲滋阴潜阳。(《温病条辨》三甲复脉汤)。 3.治阴虚火旺证。骨蒸潮热,盗汗遗精,咳嗽咯血,心烦易怒,足膝疼热,舌红少苔,尺脉数而有力:熟地黄18g,龟板18g,黄柏12g,知母12g。上为细末,猪脊髓蒸熟,连蜜为丸,每服70丸,空心盐白汤送下。方中龟甲滋阴潜阳,状水制火,为君药。(《丹溪心法》大补阴丸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