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眼草

别名:

椿荚(《圣济总录》),樗荚(《纲目》),凤眼子(《兽医常用中药》),樗树凸凸(《山东中药》),樗树子(《山西中药志》),臭椿子(《江苏药材志》),春铃子(《医药卫生》(1):3~8,1973)。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ilanthus altissima (Mill.) Swingle采收和储藏:8-9月果熟时采收,除去果柄,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能耐旱、耐碱,常栽培为行道树。资源分布:分布几遍及全国各地。

英文名称:

Fruit of Tree-of-heaven Ailanthus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性味苦;涩;性凉

归经:

归胃、大肠经。

功效:

清热利尿,止痛,止血。用于胃痛,便血,尿血;外用治阴道滴虫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3-9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
药用部位:

为苦木科植物臭椿之果实。植物形态详"樗白皮"条。

植物形态:

臭椿 落叶乔木,高可达20m。树皮平滑有直的浅裂纹,嫩枝赤褐色,被疏柔毛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长45-90cm;小叶13-25,揉搓后有臭味,卵状披针形,长7-12cm,宽2-4.5cm,先端渐尖,基部斜截形,全缘,仅在基部通常有1-2对粗锯齿,齿顶端背面有1腺体。圆锥花序顶生;花杂性,白色带绿;雄花有雄蕊10;子房为5心皮,柱头5裂。翅果长圆状椭圆形,长3-5cm。花期4-5月,果熟期8-9月。

药物采收:

1.气候土壤:适应力强、耐高温和严寒,以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生长为好,亦适应于多种土壤环境。2.种植:种子繁殖:宜春播或秋播。条播,行距0、8-1尺。覆以2-3分土,播后2-3天出苗,当苗高2-3尺时移栽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根皮呈扁平块片或不规则卷片状,长宽不一,厚2-5(-10)mm,外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,粗糙,皮孔明显,纵向延长,微突起,有时外面栓皮剥落,呈淡黄白色;内表面淡黄色,较平坦,密布细小棱形小点或小孔。质坚脆,折断面强纤维性,易与外皮分离。微有油腥臭气,折断后更甚,味苦。干皮多呈扁平块状,厚3-5mm或更厚;外表面暗灰色至灰黑色,具不规则纵横裂,皮孔大,去栓皮后呈淡棕黄色;折断面颗粒性。以无粗皮、肉厚、内面黄白色者为佳。显微鉴别 根皮横切面:木栓细胞切向延长,排列整齐,厚达数十列,其内侧有环列的石细胞群。韧皮部有成来或偶有单个散在的纤维和石细胞群。石细胞直径24-30μm,长可达150μm,壁甚厚,黄色,孔沟明显,有的含有草酸钙方晶。纤维较多,直径20-40μm,壁厚,木化。射线宽2-4列细胞,外部扩大呈喇叭状;有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族晶和方晶。粉末特征:根皮粉末浅黄色。①石细胞黄色,类图形、类方形、类长方形或不规则状,直径24-30μm,长可达150μm,壁甚厚,孔沟明显,胞腔常含草酸钙方晶。②纤维直径20-40μm,壁厚,木化,有的末端呈波状或有锯齿状突起。③草酸钙簇晶直径15-50μm,方晶呈多面形或双锥形,直径11-50μm。④淀粉粒多而细小,直径2-14μm,多为单粒,也有2-3个分粒组成的复粒,脐点裂缝状,飞鸟状或星状,层纹不明显。干皮特征与根皮相似,但石细胞、草酸钙方晶较根皮为多,而草酸钙簇晶较少。

临床应用:

1.《嘉佑本草》:大便下血。
2.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治肠风便血,小便下血,疗骨鲠。
3.《山东中药》:为止血药。
治妇女血崩。
4.《陕西中草药》:功能同椿白皮(樗白皮),多用于止血。
5.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治遗精阳萎;炒后研末治便血。
6.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治便血,尿血,血崩。
7.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治痢疾,便血,白带。

主治:

主治尿血、崩漏、痢疾、白浊、带下、便血、白带等症。

附方:

①治肠风泻血:椿荚,一半生用,一半烧存性,捣罗为散,每服一钱匕,温米饮调下,不拘时候。(《圣济总录》椿荚散) ②治白带、尿道炎:凤眼草二两,炒黄研面,每服二钱,白开水送服。(《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o) ⑧洗头明目:凤眼草,烧灰淋水洗头,加椿皮灰尤佳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使用量:3~8g;用水煎服,或者研末外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