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尾草

别名:

井口边草、小金星凤尾、铁脚鸡、山鸡尾、井茜、井阑草、石长生、凤凰草、井边茜、旋鸡头、阉鸡尾、凤尾蕨、野鸡尾、青蕨、鸡脚草、百脚草、龙须草、金鸡尾、腊肾草、百脚鸡、金鸡爪、井口鸡胶舌、井栏茜、小叶凤尾草、小凤尾、小金星凤尾草、乌脚鸡、线鸡尾、双凤尾、金鸡尾、小凤尾草、九把连环剑、鸡爪莲、背阴草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的全草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teris multifida Poir.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。

药材产地:

生长于半阴湿的岩石及墙角石隙中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苏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

英文名称:

Chinese Brake Herb, Herb of Chinese Brake, Herb of Huguenot Fern, Herb of Serrulate Brake, Herb of Spider Brake

药材类别:

全草类

性味:

味淡微苦,性寒。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味辛,性平。②《分类草药性》:性凉,无毒。③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咸,寒,微毒。④《本草推陈》:酸苦,寒。⑤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甘淡微苦,寒。

归经:

大肠;心;肝经。①《泉州本草》:入肾、胃二经。②《闽东本草》:入大肠、肾、心、肝四经。

功效:

清热利湿;凉血止血;消肿解毒。主痢疾;泄泻;淋浊;带下;黄疸;疔疮肿毒;喉痹乳蛾;淋巴结核;腮腺炎;乳腺炎;高热抽搐;蛇虫咬伤;吐血;衄血;尿血;便血;外伤出血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9-15g,鲜品30-60g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药用部位:

凤尾蕨科多年生常绿蕨类植物的全草。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蕨类,高30?70厘米。根状茎短硬,密生黑褐色鳞片。叶丛生;叶柄细长,无毛、叶片一回羽状分裂,对生或近对生,长线形,叶边全缘或稍有锯齿;上部的羽片不分裂,下部的羽毛常再次分裂,羽片在叶轴上下延成翼、叶脉明显,小脉分叉。夏季叶背面边缘密生孢子囊、抱子囊群呈带状。四季均可采收,全草入药,鲜用或晒干。 我国南方各省均有分布。生于山野、墙壁、井边阴湿处。

植物形态:

多年生草本,高30-70cm。地下茎粗壮,密被线状披针形的黑褐色鳞片。叶丛生,叶柄长5-23cm,灰棕色或禾秆色,无毛;生孢子囊的孢子叶2回羽状分裂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中轴具宽翅,羽片3-7对,对生或近对生,上部的羽片无柄,不分裂,先端渐尖,长线形,全缘,顶端的羽片最长,下部的羽片有柄,羽状分裂或基部具1-2裂片,羽状分裂者具小羽片数枚,长线形,小羽片在叶轴上亦下延成翅,叶脉明显,细脉由中脉羽状分出,单一或二叉分枝,直达边缘;不生孢子囊的营养叶叶片较小,2回小羽片较宽,线形或卵圆形,边缘均有锯齿。孢子囊群线形,沿孢子叶羽片下面边缘着生,孢子囊群盖稍超出叶缘,膜质。

药物采收:

1.气候土壤:喜温暖湿润环境,性强光、宜选山沟,墙脚等阴湿地栽培。2.种植:分株繁殖,春季将母根挖出,分开穴栽,穴距离5-8cm,一般大株可分3-5株丛不等,覆土压紧后浇水。3.生长期注意除草,旱季注意浇水。

药物性状:

1.性状鉴别 商品多扎成小捆。全草长25-70cm。根茎短,棕褐色,下面丛生须根,上面有簇生叶,叶柄细,有棱,棕黄色或黄绿色,长4-30cm,易折断,叶片草质,一回羽状,灰绿色或黄绿色;不育叶羽片工4-8cm,边缘有不整齐锯齿,能育叶长条形,宽3-6cm,边缘反卷,孢子囊群生于羽片下面边缘。气微,味淡或微涩。 2.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: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,下表皮有气孔及少数腺毛。气孔主为不定式,副卫细胞3-4个。腺毛头部2-3个细胞,长91-125μm,直径18-33μm,细胞含棕色分泌物;无柄。 孢子囊长圆形或类圆形,直径约至320μm,环带纵行细胞类长方形,外壁薄,内壁及侧壁增厚;囊柄4-6细胞,2列,长短不一。孢子极面观类三角形,直径33-47μm,近极面具三裂缝,有瘤状或颗粒状纹饰,远极面纹饰较大,呈块状。

临床应用:

1、膀胱炎 组成:凤尾草30.0克 车前草18.8克 凤尾连30.0克 忍冬花11.3克 石韦11.3克 白茅根18.8克 用法:水6碗,煎3碗,当茶服。
2、泌尿系炎症 组成:鲜凤尾草75.0克 车前草30.0克 含壳草18.8克 忍冬叶18.8克 海金莎藤18.8克 土牛膝18.8克 用法:水8碗煎3碗,分3次服。
3、肠炎、细菌性痢疾 组成:鲜凤尾草37.5克 鲜凤尾连30.0克 车前草18.8克 铁钓竿18.8克 小飞扬30.0克 含壳草18.8克 用法:水6碗煎3碗,分3次服。
连服5日。
4、胆囊炎 组成:凤尾草37.5克 茵陈18.8克 鲜马蹄金30.0克 虎杖30.0克 含壳草18.8克 用法:水6碗煎2碗,早晚饭后各服1次。
5、妇女赤白带 组成:凤尾草30.0克 薏米根15.0克 珍冬毛15.0克 五斤草18.8克 用法:水5碗,煎2碗,早晚各服1次。
6、妇女痛经 组成:凤尾草30.0克 生姜15.0克 土鸡蛋1个 白砂糖15.0克 用法:将凤尾草洗净,和生姜同煎水,去药渣。
乘药液沸冲入土鸡蛋及白砂糖,调匀后服。
每日服1次,服3~5日。
7、淋巴结核 组成:凤尾草30.0克 半枝莲18.8克 夏枯草30.0克 蛇莓18.8克 双面刺18.8克 鸡蛋2个 用法:水6碗,加鸡蛋2粒,共煎剩2碗,分2次服,饮汤吃蛋。
服10~20日(鸡蛋先用筷子敲打,裂痕后炖)。
或用凤尾37.5克,夏枯草37.5克,同鸡蛋煮熟服。
8、咳嗽气促 组成:凤尾草根22.5克 桑白皮15.0克 枇杷叶11.3克(去毛) 陈皮7.5克甘草7.5克 用法:水煎2次服。
9、咽喉肿痛 组成:凤尾草30.0克 大青叶30.0克 桑叶18.8克 野菊花11.3克 百症草18.8克 用法:水煎2次服。
服用5日。
10、狗咬伤或刀伤流血 组成:鲜凤尾草叶30.0克 鲜紫地丁30.0克 用法:合用捣烂外敷伤处。
11、小便尿血、小便短赤涩痛 组成:凤尾草56.3克 鲜大飞扬37.5克 白茅根30.0克 车前草18.8克 小蓟18.8克 用法:水6碗煎3碗,分3次服。
12、小便短黄涩痛、尿血 组成:凤尾草37.5克 白茅根30.0克 白花蛇舌草30.0克 叶下珠37.5克 大飞扬18.8克 伤寒草18.8克 铁钓18.8克 用法:水8碗,煎3碗,当茶饮服。
13、急性盲肠发炎 组成:凤尾草37.5克 蚶壳草37.5克 咸丰草头75.0克 用法:半酒水加鸡蛋2粒煎服,分2次服。
14、荨麻疹 组成:凤尾草150.0克 食盐15.0克 用法:水8碗,煎浓汁外洗患处。
15小儿肝火烦热 组成:鲜凤尾草15.0克 蝉蜕8个 用法:水3碗煎1碗,分次服之。
16、咽喉肿痛、感冒发烧 组成:凤尾草37.5克 万点金30.0克 火炭母草头30.0克 大青叶18.8克 一枝黄花11.3克 山瑞香18.8克 用法:水6碗煎2碗,分2次服用。
17、食物中毒、酒精中毒 组成:鲜凤尾草112.5克(清水洗净) 用法:酒精中毒者水煎服之。
食物中毒者,若有毒尚在肠胃中,必须先洗胃、洗肠,以便清除肠内毒物。
18、吗啡、鸦片、磷、砷(砒霜)、野茵等中毒 组成:鲜凤尾草112.5克(清水洗净) 用法:捣汁冲冷开水或矿泉水600.0克,分3次服,连服3?5天。
19、雷公藤中毒 组成:凤尾草600.0克 用法:用水煎,频服。
20、痢疾 组成:鲜凤尾草100.0~150.0克 用法:用水煎或者捣汁,每日服用3剂。
21、急性肝炎 组成:鲜凤尾草150.0克 用法:捣汁服用,每日3剂,五日为1疗程。
22、热淋、血淋 组成:凤尾草35.0~50.0克 用法:用第二次淘米水煎服。
23、崩漏 组成:凤尾草50.0克 用法:将凤尾草切碎,用同等分量的水和酒煎服。
24、鼻衄 组成:凤尾草35.0?50.0克 海带50.0克(洗净) 用法:用水煎服。
25、肺热咳嗽 组成:鲜凤尾草50.0克 用法:将凤尾草洗净,用水煎汤,调入蜂蜜服用,每日2次。
26、秃发 组成:凤尾草根适量 用法:将凤尾草根浸油涂于头皮。

主治:

可止血,清热,利湿,止痢,消炎,止泻,凉血解毒;用于菌痢,肠炎,赤痢,下痢,,出血,便血,痔疮出血,尿血,伤风,淋病,白带,咽喉肿痛,尿急,尿频,胃肠癌,湿热带下,小便淋痛不利等症。

附方:

①治热性赤痢:凤尾草五份,铁线蕨一份,海金砂藤一份。炒黑,水煎服。(《广西药植图志》) ②治痢疾:鲜凤尾草二至三两。水煎或擂汁服,每日三剂。(《江西草药》) ③治急性肝炎:鲜凤尾草三两。捣汁服,每日三剂,五天为一疗程。(《江西草药》) ④治泌尿系炎症,血尿:鲜凤尾草二至四两,水煎服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 ⑤治热淋、血淋:凤尾草七钱至一两。用米泔水(取第二次淘米水)煎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 ⑥治白带及五淋白浊:凤尾草二至三钱,加车前草、白鸡冠花各三钱,萹蓄草、米仁根、贯众各五钱。同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 ⑦治崩漏:凤尾草一两。切碎,用水酒各半煎服。(《矿西中草药》) ⑧治鼻衄:凤尾草七钱至一两,海带一两(洗净)。水煎服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 ⑨治大便下血:凤尾草七钱至一两。同猪大肠炖熟去渣,食肠及汤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 ⑩治肺热咳嗽:鲜凤尾草一两。洗净,煎汤调蜜服,日服二次。 ⑾治咽喉肿痛:鲜凤尾草五、六钱。洗净,煎汤,冲乌糖少许,日服二次。 ⑿治小儿口糜:鲜凤尾草二至三钱。洗净,水煎,调蜜和朱砂少许内服。(⑩方以下出《泉州本草》) ⒀治羊毛疔:鲜凤尾草一两,捣汁服;或晒干磨粉,每服三钱,温开水调服。有寒者加姜汁服。(《衡山民间草药》) ⒁治五毒发背:小金星凤尾和根,洗净,用慢火焙干,称四两,入生甘草一钱。捣末分作四服,每服用酒一升煎三、二沸后,更以冷酒三、二升相和,入瓶器内封却,时时饮服。忌生冷油腻毒物。(《履巉岩本草》) ⒂治汤火伤:凤尾草,焙干研末,麻油调敷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⒃治狂犬咬伤:凤尾草二两,水煎服;或捣烂外敷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⒄治磷中毒(亦适用于鸦片、砷、毒蕈中毒):风尾草(鲜)四两。切碎,加泉水一碗,擂汁服。(《江西草药》) ⒅治荨麻疹:风尾草适量,食盐少许。水煎洗。(《江西草药》) ⒆治面神经麻痹:凤尾草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 ⒇治秃发:小金星凤尾草根,浸油涂头。(《履巉岩本草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量:干品18.5~35g,鲜品35~70g,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