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胶

别名:

驴皮胶、傅致胶、盆覆胶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马科动物驴的去毛之皮经熬制而成的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quus asinu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:驴皮全年均可采收。一般在10月至翌年5月为阿胶生产季节。先奖驴皮放到容器中用水浸泡软化,除去驴毛,剁成小块,再用水浸泡使之白净,放入沸水中皮郑缩时捞出,再放入熬胶锅内进行熬炼。熬好后倾入容器内,待胶凝固后取出,切成小块,晾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驴性情较温驯,饲养管理方便,饲料粗劣。主要以麦秸、谷草为食,也吃高粱、大麦、豆类。资源分布:中国北部地区均有饲养。

英文名称:

Donkey-hide Glue, Colla Corii Asini, Dondey-hide Gelatin,Asini Corii Gelatinum, Ass-hide Glue, Dondey-hide Gelatin, Donkey-hide Root, Ejiao Gelatin, Gelatinum Corii Asini, Ass-hide Glue, Donkey-hide G

药材类别:

动物类

性味:

味甘;性平。①《本经》:味甘,平。②《别录》:微温,无毒。③《医学启源》:《主治秘诀》云,性平,味淡。

归经:

入肺、肝、肾经。①《汤液本草》:入手太阴、足少阴、厥阴经。②《本草汇言》:入手少阴、足少阴、厥阴经。

功效:

补血;止血;滋阴;润燥。主血虚证;虚劳咯血;吐血;尿血;便血;血痢;妊娠下血;崩漏;阴虚心烦失眠;肺虚澡咳;虚风内动之痉厥抽搐。

用量:

内服:烊化兑服,5-10g;炒阿胶可入汤剂或丸、散。滋阴补血多生用,清肺化痰蛤粉炒,止血蒲黄炒。

药用部位:

为马科动物驴的去毛之皮经熬制而成的胶。

植物形态:

驴,体型比马小,体重一般200kg左右。驴肉的头型较长,眼圆,其上生有1对显眼的长耳。颈部长而宽厚,颈背鬃毛短而稀少。躯体匀称,四肢短粗,蹄质坚硬。尾尖端处生有长毛。驴的体色主要以黑、栗、灰三种为主。中国着名的品种关中驴,体型高大,繁殖力强。

药物采收:

阿胶珠:取阿胶,烘软,切成丁,照烫法(附录ⅡD)用蛤粉烫至成珠,内无溏心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,本品呈整齐的长方形或方形块。通常长约8.5cm,宽约3.7cm,厚约0.7cm或1.5cm。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,有光泽。质硬而脆,断面光亮,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。气微,味微甘。

临床应用:

1.《汤液本草》:阿胶益肺气,肺虚极损,咳嗽唾脓血,非阿胶不补。
仲景猪苓汤用阿胶,滑以利水道。
《活人书》四物汤加减例,妊娠下血者加阿胶。
2.(阿胶)久嗽久痢,虚劳失血者宜用。
若邪胜初发者,用之强闭其邪而生他证。
3.《本草纲目》:阿胶,大要只是补血与液,故能清肺益阴而治诸证。
按陈自明云:补虚用牛皮胶,去风用驴皮胶。
成无己云:阴不足者,补之以味,阿胶之甘,以补阴血。
杨士瀛云:凡治喘嗽,不论肺虚、肺实,可下可温,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,其性和平,为肺经要药。
小儿惊风后瞳人不正者,以阿胶倍人参煎服最良,阿胶育神,人参益气也。
又痢疾多因伤署伏热而成,阿胶乃大肠之要药,有热毒留滞者,则能疏导,无热毒留滞者,则能平安。
数说足以发明阿胶之蕴矣。
4.《本草经疏》:阿胶,主女子下血,腹内崩,劳极洒洒如疟状,腰腹痛,四肢酸疼,胎不安及丈夫少腹痛,虚劳赢瘦,阴气不足,脚酸不能久立等证,皆由于精血虚,肝肾不足,法当补肝益血。
《经》曰:精不足者,补之以味。
味者阴也,此药具补阴之味,俾入二经而得所养,故能疗如上诸证也。
血虚则肝无以养,益阴补血,故能养肝气。
入肺肾,补不足,故又能益气,以肺主气,肾纳气也。
今世以之疗吐血、衄血、血淋、尿血、肠风下血、血痢、女子血气痛、血枯、崩中、带下、胎前产后诸疾,及虚劳咳嗽、肺痿、肺痈脓血杂出等证者,皆取其入肺、入肾,益阴滋水、补血清热之功也。
5.《本草述》:阿胶,其言化痰,即阴气润下,能逐炎上之火所化者,非概治湿滞之痰也。
其言治喘,即治炎上之火,属阴气不守之喘,非概治风寒之外束,湿滞之上壅者也。
其言治血痢,如伤暑热痢之血,非概治湿盛化热之痢也。
其言治四肢酸痛,乃血涸血污之痛,非概治外淫所伤之痛也。
即治吐衄,可徐徐奏功于虚损,而暴热为患者,或外感抑郁为患者,或怒气初盛为患者,亦当审用。
6.《神农本草经》:主心腹内崩,劳极洒洒如疟状、腰腹痛,四肢酸疼,女子下血。
安胎。
久服益气。
7.《名医别录》:丈夫小腹痛,虚劳赢瘦,阴气不足,脚酸不能久立,养肝气。
8.《药性论》:主坚筋骨,益气止痢。
9.《千金·食治》:治大风。
10.孟诜:治一切风毒骨节痛,呻吟不止者,消和酒服。
11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一切风,并鼻洪、吐血、肠风、血痢及崩中带下。
12.《本草纲目》:疗吐血、衄血、血淋、尿血,肠风,下痢。
女人血痛、血枯、经水不调,无子,崩中,带下,胎前产后诸疾。
男女一切风病,骨节疼痛,水气浮肿,虚劳咳嗽喘急,肺痿唾脓血,及痈疽肿毒。
和血滋阴,除风润燥,化痰清肺,利小便,调大肠。
13.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治内伤腰痛,强力伸筋,添精固肾。

主治:

用于虚劳羸瘦、血虚萎黄、头晕、眼花、心悸、心烦不眠、肌萎无力、虚风内动、肺燥咳嗽、劳嗽咯血、吐血、尿血、便血、崩漏、妊娠胎漏等症。 现代多用于肺结核咯血兼有燥咳虚热者;功能性子宫出血;神经衰弱;急性支气管炎,表现干咳无痰、咽喉干燥者;痉厥抽搐;慢性肾炎属阴虚型,见有腰部酸痛、蛋白尿者;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和缺铁性贫血等。 美容养颜 阿胶自古以来均被作为女性美容养颜的佳品,其补益气血、改善睡眠、改善贫血、抗疲劳、增强抗病力、使面色红润的效果常被人称道。 抗衰老 阿胶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,水解可得蛋白质以及多种氨基酸,此外还含有钙、铁等20多种矿物质,这些成分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。因此阿胶不但能益气补血,还能抗衰老、延年益寿。

附方:

①治小儿肺虚、气粗喘促:阿胶一两五钱(麸炒),黍粘子(炒香)、甘草(炙)各二钱五分,马兜铃五钱(焙),杏仁七个(去皮、尖,炒),糯米一两(炒)。上为末,每服一、二钱,水一盏,煎至六分,食后温服。(《小儿药证直诀》阿胶散,又名补肺散) ②治久咳嗽:阿胶(炙燥)一两,人参二两。上二味,捣罗为散,每服三钱匕,豉汤一盏,入葱白少许,同煎三沸,放温,遇嗽时呷三、五呷;依前温暖,备嗽时再呷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阿胶饮) ③治大衄,口耳皆出血不止:阿胶半两(捣碎炒令黄燥),蒲黄一两。上药捣细罗为散,每服二钱,以水一中盏,入生地黄汁二合,煎至六分,不计时候,温服。(《圣惠方》) ④治便血如小豆汁:阿胶(炙令燥),赤芍药、当归(切,焙)各一两,甘草(炙,锉)半两。上四味,粗捣筛,每服五钱匕,水一盏半,入竹叶二七片,同煎至八分,去滓,食前温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阿胶芍药汤) ⑤治妇人漏下不止:阿胶、鹿茸各三两,乌贼骨、当归各二两,蒲黄一两。上五味治下筛。空心酒服方寸匕,日三,夜再服。(《千金方》) ⑥治妇人有漏下者,有半产后因续下血,都不绝者,有妊娠下血者,假令妊娠腹中痛,为胞阻:芎藭、阿胶、甘草各二两,艾叶、当归各三两,芍药四两,干地黄六两。上七味,以水五升,清酒三升,合煮取三升,去滓,内胶令消尽,温服一升,日三服,不差更作。(《金匮要略》胶艾汤) ⑦治损动母(胎),去血腹痛:阿胶二两(炙),艾叶二两。上二味,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半,分三服。(《小品方》胶艾汤) ⑧治妊娠腹痛,下痢不止:黄连、石榴皮、当归各三两,阿胶二两(炙),艾一两半。上,水六升,煎至二升,分为三服。忌生冷肥腻。(《经效产宝》) ⑨治产后下痢:粳米一合,蜡(如鸡子)一枚,阿胶、当归各六分,黄连十分。上五味切,以水六升半先煮米,令蟹目沸。去米内药煮,取二升,入阿胶、蜡消烊,温分三、二服。(《僧深集方》胶蜡汤) ⑩治产后虚羸,大便秘涩:阿胶(碎炒)、枳壳(浸去瓤,麸炒)各二两,滑石(研飞为衣)半两。上为末,炼蜜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温水下,半日来未通再服。(《局方》阿胶枳壳丸) ⑾治老人虚人大便秘涩:阿胶(炒)二钱,连根葱白三片,蜜二匙,新水煎,去葱,入阿胶、蜜溶开,食前温服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胶蜜汤) ⑿治摊缓风及诸风手足不遂,腰脚无力者:驴皮胶炙令微起,先煮葱豉粥一升别贮;又以水一升,煮香豉二合,去滓,内胶更煮六、七沸,胶烊如饧,顿服之;及暖吃前葱豉粥任意多少。如冷吃,令人呕逆。(《广济方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5~15g,溶化后服用。 止血常用蒲黄炒阿胶珠,润肺常用蛤粉炒阿胶珠。 1、含服 阿胶可直接放口里含化,只是稍有气味。 2、制糖液 可以做成阿胶糖液,先将阿胶块砸碎,取5克放入碗中,加入开水至多半碗。用筷子反复搅拌直到溶化,加入白砂糖(冰糖或红糖也可 ) 或蜂蜜,搅拌均匀即可服用。此法适用于缺铁性贫血、营养性贫血、失血过多、久病耗血、经多不调等症。 3、研末,冲泡 阿胶粉碎成细粉状,每次取3克置于牛奶杯中,边加入边搅拌,使阿胶粉充分溶于牛奶中,温服,口感香甜细腻。 将阿胶、凌霄花混合煎汁,然后加入糯米煮成粥,每天食用 ,能活血养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