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田基黄

别名:

红丝毛根、假辣寥、泥鳅菜、星宿菜、红气根、红七草、金鸡脚、百煎草、娃霓草、黄鳅草、红头绳、血丝草、红灯心、红筋仔、麻雀利、珍珠菜、红筋草、地木回、拔血红、红香子、红梗草、田岸柴、定经草、水柯、红根仔、矮荷子、矮桃草、散血草、红杆草、红根排草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红根草的全草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simachia fortunei MaXim.采收和储藏:4-8月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生于沟边、田边等低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各地。

性味:

味微苦、涩,性平。

归经:

功效:

清热利湿,活血调经。用于感冒,咳嗽咯血,肠炎,痢疾,肝炎,疳积,疟疾,风湿关节痛,痛经,闭经,白带;乳腺炎,结膜炎,蛇咬伤,跌打损伤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代茶饮,外用:适量。鲜品捣敷;或煎水洗。

药用部位:

为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红根排草,以全草入药。

植物形态:

多年生草本。全株无毛。根茎横走,紫红色。茎直立,高30-70cm,圆柱形,有黑色腺点,基部紫红色,通常不分枝,嫩梢和花序轴具褐色腺体。叶互生;近于无柄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狭椭圆形,长4-11cm,宽1-2.5cm,先端渐尖或短渐尖,基部渐狭,两面均有黑色腺点,于后成粒状突起。总状花序顶生,细瘦,长10-20cm;苞片披针形,长2-3mm;花梗与苞片近等长或稍短;花萼长约1.5mm,5分裂近达基部,裂片卵状椭圆形,先端钝,周边膜质,有腺状缘毛,背面有黑色腺点;花冠白色,长约3mm,基部合生部分长约1.5mm,裂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先端圆钝,有黑色腺点;雄蕊5个,比花冠短,花丝贴生于花冠裂片的下部,分离部分长约1mm;花药卵圆形,长约0.5mm;子房上位,卵圆形,1室,花柱粗短,长约1mm,蒴果球形,直径2-2.5mm,褐色。花期6-8月,果期8-11月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地下茎紫红色。茎长30-70cm,基部带紫红色。叶互生、叶片皱缩,展平后呈阔披针形、倒披针形,长4-6cm,宽1-2c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,近无柄,两面有褐色腺点,干后呈粒状凸起。总花序长10-20cm;苞片三角状披针形。花冠白色,长约3mm,裂片倒卯形,背面有少数黑色腺点;雄蕊着生于花冠上部,短于花冠裂片。蒴果褐色,直径2-2.5mm。

临床应用:

1、细菌性痢疾:大田基黄1两,鱼腥草、凤尾草各7钱,水煎服,每日2剂。
2、跌打损伤疼痛:大田基黄鲜全草3~5两,捣烂外敷伤处。

主治:

用于感冒,咳嗽咯血,肠炎,痢疾,肝炎,疳积,疟疾,风湿关节痛,痛经,闭经,白带;乳腺炎,结膜炎,蛇咬伤,跌打损伤。

附方:

1、细菌性痢疾:大田基黄1两,鱼腥草、凤尾草各7钱,水煎服,每日2剂。 2、跌打损伤疼痛:大田基黄鲜全草3~5两,捣烂外敷伤处。

保健应用:

0.5~1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