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金钱草

别名:

神仙对坐草(《百草镜》),地娱蚣(王安卿《采药志》),蜈蚣草(《纲目拾遗》),过路黄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铜钱草(《草木便方》),野花生(《植物名汇》),仙人对坐草(《岭南采药录》),四川大金钱草、小茄(《中药通报》6(1):26,1959),对座草(《江苏植药志》),一串钱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临时救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,黄疸草(《本草推陈》),一面锣、金钱肺筋草,藤藤侧耳根、白侧耳根铜钱花、水侧耳根(《重庆草药》),大连钱草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遍地黄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

来源:

为报舂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或带根全草。5月采收,鲜用或晒干用。

药材产地:

喜生于山坡疏林湿地。分布华东、华南、西南、华中及陕西、甘肃、山西等地。主产四川;此外,江苏、广西、浙江、湖南等地亦产。

性味:

性甘淡,平。①《草木便方》:淡。②《浙江民间草药》:性寒,味酸。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性平,味谈,无毒。④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:苦酸,凉。

归经:

功效:

清热,利湿,消肿,解毒。治黄疸,水肿,胆结石、肾结石、膀胱结石,反胃噎膈,跌打损伤,疔疮肿毒。①王安卿《采药志》:治反胃噎膈,水肿臌胀,黄白火丹,阴症伤寒。②《草木便方》:除风毒。癫狗咬伤,捣酒服。疠风,丹毒,生服、(外)涂。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清血热,清肺止咳,消水肿。治肾结石,胆结石,跌打损伤及疟疾。④《重庆草药》:治痨伤咳嗽带血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0.5~2两;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。

药用部位:

为报舂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或带根全草。

植物形态:

多年生草本,有少许柔毛或近无毛,茎柔弱,匍匐地面,长20~60厘米;叶、萼、花冠均具点状及条纹状黑色腺体。叶对生;卵形或心形,长3~5厘米,宽2.5~4.5厘米,先端钝尖或钝,基部楔形或心形,全缘;有叶柄。花黄色,成对腋生,具花梗;萼片5,线状披针形至线形,幼嫩时稍有毛,成熟后无毛;花瓣5,长为萼片的2倍,裂片线状舌形,先,端尖;雄蕊5,3枚较长,2枚较短,长约为花冠的一半,花丝基部连合成筒;子房上位,花柱长,柱头头状,通常宿存。蒴果球形咸近于球形,有黑色短条状腺体。花期5~7月。果期9~10月。

药物性状:

干燥全草多皱缩成团。根纤细,淡黄色;茎扭曲,暗红棕色,表面多细纵沟纹,径约1毫米,无毛;断面外圈深棕色,中心淡黄色;下部茎节处有须根。叶对生,多皱缩,卵形或心形,主脉1条,于下面突出,侧脉不显,上面棕绿色,下面较浅,性脆易碎。用水浸后,透光可见黑色短条纹。花果一般不见。气微香,味淡微酸。

临床应用:

①治黄疸初起,又治脱力虚黄:神仙对坐草三叶,白荷包草、平地木、茵陈各三钱。
水煎分三服,早、中、晚下。
(《百草镜》) ②治腹水肿胀:过路黄鲜草适量,捣烂敷脐部。
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 ③治肾虚水肿:四川大金钱草、小茴香。
炖猪蹄子服。
(《四川中药志》) ④治石淋:过路黄一两,水煎服。
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⑤治胆石病:大金钱草、狗宝。
研末,蒸猪肝服。
(《四川中药志》) ⑥治一切疝气:仙人对坐草、青木香。
二味捣汁,冲酒服。
(《刘羽仪经验方》) ⑦治疔疮:过路黄捣汁,兑淘米水或酒服。
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⑧治跌打损伤:过路黄鲜全草,洗净,捣汁一小杯服。
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

主治:

主治黄疸,水肿,胆结石、肾结石、膀胱结石,反胃噎膈,跌打损伤,疔疮肿毒。

附方:

①治黄疸初起,又治脱力虚黄:神仙对坐草三叶,白荷包草、平地木、茵陈各三钱。水煎分三服,早、中、晚下。(《百草镜》) ②治腹水肿胀:过路黄鲜草适量,捣烂敷脐部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 ③治肾虚水肿:四川大金钱草、小茴香。炖猪蹄子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 ④治石淋:过路黄一两,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⑤治胆石病:大金钱草、狗宝。研末,蒸猪肝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 ⑥治一切疝气:仙人对坐草、青木香。二味捣汁,冲酒服。(《刘羽仪经验方》) ⑦治疔疮:过路黄捣汁,兑淘米水或酒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 ⑧治跌打损伤:过路黄鲜全草,洗净,捣汁一小杯服。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 ⑨治骨折:四川大金钱草、二郎箭、见血飞,大血藤皮。研末,调麻油包患处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 ⑩治毒蛇咬:神仙对坐草捣汁饮,以渣敷伤口。(《祝穆试效方》)

保健应用:

内服:煎汤,0.5~2两;或捣汁。外用:捣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