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豆黄卷的功效与作用禁忌
大豆黄卷的作用禁忌是什么?
寒湿困脾证不宜用。 本品恶五参、海龙、海藻。
要留意大豆黄卷的化学成分
主含天门冬酷胺、胆碱、黄嘌呤、次黄嘌呤及钙、钾、硅等;另含丰富的蛋白质、糖类及甘氨酸、苯丙氨酸、亮氨酸、异亮氨酸等成分。具有调节胃肠功能、利尿等作用。
大豆黄卷的临床应用是什么?
1.《本草汇言》:大豆黄卷,活血气,消水胀之药也。
蓐妇药中多用之,有行瘀血之妙也;水肿方中多用之,有行水之功也。
仰思前古治湿痹久着与筋挛膝痛,皆血与水气之所结也。
《局方》牛黄清心丸,用此以去风痰,解烦郁,通心气,安神明昏乱,亦借此开通发越之意云。
2.《长沙药解》:大豆黄卷,专泄水湿,善达木郁,通腠理而逐湿痹,行经脉而破血?,疗水郁腹胀之病,治筋挛膝痛之疾。
3.《吴医汇讲》:周思哲曰:大豆黄卷,古人罕用。
《本草》载其性曰,治湿痹筋挛膝痛,五脏不足,益气宣胃,破妇人恶血,除胃中积热,消水气胀满。
即《金匮》虚劳门薯蓣丸于气血并补方中佐之。
后之着方解者,有宣发肾气之论,亦未谓其发表也。
近来误作表药者,其故何欤?盖因吾吴人喜服轻方,而昔之治病,俱于医家取药,有云马元仪预用麻黄汤浸豆发?,凡遇应用麻黄者,方开豆卷,俾病家无所疑惧,渠得药投中病,曲以两全,此心亦良苦矣。
后医不明细底,竟认豆卷与豆豉同类,公然影射作为表剂,但肆中豆卷岂亦有麻黄汤浸发者乎?即以格致之理论之,豆得水而发?,或能些微宣湿,亦不能力通表药也。
若用二、三钱之豆卷,即可表汗,世人以此为蔬菜者,每食盈簋,何不汗至亡阳耶?4.《本经疏证》:夫湿痹而筋挛膝痛,湿闭于下者宜升,湿不闭则筋自舒,筋既舒则膝自不痛。
舒筋之物,有薏苡、木瓜、牛膝,何以独取大豆黄卷?夫木瓜治转筋,非治筋挛,薏苡治筋急拘挛,不治筋挛,牛膝治筋挛,能降而不能升。
既治筋挛,又欲其湿升者,舍大豆黄卷别无物矣。
所以者何?湿流关节,关节之大者如膝,而又最近于腹,湿既痹于此,势不能下,又不能升,与其逐而下之,仍无出路,莫若就近使上于腹,或从小便,或从汗出而解。
仲景薯蓣丸治风气百疾,取此与柴胡、桂枝、防风、白敛为伍,亦岂不以其能发耶?5.《本草便读》:豆卷,即黑豆浸水中生芽者也,其性味功用,与黑豆大同。
然其浸水生芽,则有生发之气,故亦能解表。
至于宣风解毒,乃豆之本性,能舒筋者,亦因水湿所困耳。
6.张寿颐:豆黄卷,孟诜谓破妇人恶血,濒湖除胃中积热,消水病胀满,则此药之性情效用,盖与豆豉大同小异,本不在发表解肌之例,但今之江浙市中,则亦以麻黄汤浸过,发汗又确有证验,是因制法之变迁,而药物性情,今非昔比矣。
用药分量,随其人体质,酌量轻重,亦如豆豉之例。
7.其他:《本经》:主湿痹,筋挛,膝痛。
《别录》:五藏(一作'五藏不足'),胃气结积,益气,止毒(一作'止痛')。
去黑,润泽皮毛。
《食疗本草》:破妇人恶血。
《纲目》:除胃中积热,消水病胀满。
《中药志》:发表利湿。
治湿热内蕴,汗少,小便不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