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蜜
别名:
羊刺蜜(《北史》),草蜜、给敦罗(《本草拾遗》),刺糖、骆驼刺糖(《新疆药材》),阳塔克西克尔(维名)。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骆驼刺Alhagi pseudalhagi Desv.叶中分泌液凝结而成的糖粒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lhagi pseudalhagi Desv.采收和储藏:夏季有糖粒时,在植株下铺布,敲打植株,糖颗粒即落下,收集糖粒除去杂质。
药材产地:
生态环境:生于沙漠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新疆、内蒙古、甘肃。
英文名称:
Alhagi-Honey
药材类别:
性味:
味甘、酸,性平。无毒。
归经:
归心、肺、脾、肾、小肠经。
功效:
收敛涩肠;止痛。主痢疾;腹泻;脘腹胀痛;骨蒸烦渴;头痛;牙痛
用量:
内服:研末,3~5钱。
药用部位:
为豆科植物骆驼刺叶中分泌液凝结而成的糖粒。
植物形态:
骆驼刺 半灌木,高60-130cm。枝无毛或近无毛,灰绿色;针刺密生,刺长1.2-2.5cm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3-10mm,被贴生柔生托叶小,脱落;叶片以背面向上,以表面向下生长,宽倒卵形或近圆形,长0.5-2cm,宽0.4-1.5cm,先端圆形或微凹,基部楔圆形,两面被贴生短柔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总花梗刺状,长1.5-4cm,花数朵;花萼钟状,萼齿三角形,极短,无毛或有疏毛;花冠紫色,旗瓣有短爪,长约8mm,翼瓣长约5mm,龙骨瓣较旗瓣略短,较翼瓣长;雄蕊10,(9)+1,二体;子房无毛,无柄。荚果念珠状,长2.5cm,弯曲,不开裂。种子1-5颗。花期6-7月。
药物性状:
性状鉴别 本品呈颗粒状,直径1-5mm,我表淡黄色至棕黄色,略具粘性,气微,味甜。常混有原植物的小刺及倒卵形革质的小叶片。
临床应用:
1.《本草拾遗》:主骨热,痰嗽,痢暴下血,开胃,止渴,除烦。2.《新疆药材》:疗痢疾,腹泻,腹痛。
3.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:滋补强壮,涩肠,止痛。
主治:
主治骨蒸烦渴,血痢,腹泻,腹痛,头痛。
附方:
①治痢疾,腹泻,腹痛:刺糖三钱,为末,冲服。(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) ②治顽固性头痛:刺糖二克,骆驼蓬草一克,骆驼蹄草二克。共研粉末,日服三次,每次一至二克。(《新疆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