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楝子
别名:
金铃子、川楝实、楝实、练实、仁枣、苦楝子)、苦楝子、楝子、石茱萸、楝树果、川楝树子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楝科植物川楝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lia toosendan Sieb.et Zucc.采收和储藏:11-12月果皮呈浅黄色时采摘,晒或烘干。
药材产地: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2100m的杂木林和疏林内或平坝、丘陵地带湿润处,常栽培于村旁附近或公路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英文名称:
Szechwan Chinaberry Fruit
药材类别:
果实/种子类
性味:
苦,寒,有毒。①《本经》:苦,寒。②《别录》:有小毒。③《珍珠囊》:酸,苦。④《医林纂要》:核:苦辛;寒。
归经:
入肝、胃、小肠经。①《珍珠囊》:入心。②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入心、小肠二经。③《本草经疏》:入足阳明、手足太阴经。④《得配本草》:入足厥阴经。
功效:
疏肝泄热;行气止痛;杀虫。主脘腹胁肋疼痛;疝气疼痛;虫积腹痛;头癣
用量:
内服:煎汤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涂。行气止痛炒用,杀虫生用。
药用部位:
为樟科植物川楝的果实。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落叶乔木,高可达10余米。树皮灰褐色,有纵沟纹,幼嫩部分密被星状鳞片。叶互生,二至三回单数羽状复叶,小叶3?11片,长卵圆形,长4?7厘米,宽2?3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两侧常不对称,全缘或部分具稀疏锯齿。夏季开紫色花,为腋生圆锥状排列的聚伞花序,花直径6?8毫米,萼片5?6;花瓣5?6;雄蕊为花瓣的2倍,花丝连合成一管;子房瓶状。核果大,椭圆形或近圆形,长约3厘米,黄色或栗棕色,有光泽,核坚硬木质,有棱,6?8室。种子3?5粒。 生于平坝及丘陵地带或栽培。分布于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省区,以西南三省分布为多。
植物形态:
川楝(图1)川楝子是乔木川楝的果实,原物种高10余米;幼枝密被褐色星状鳞片,老时无,暗红色,具皮孔,叶痕明显。2回羽状复叶长35-45厘米,每1羽片有小叶4-5对;具长柄;小叶对生,具短柄或近无柄,膜质,椭圆状披针形,长4-10厘米,宽2-4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两面无毛,全缘或有不明显钝齿,侧脉12-14对。圆锥花序聚生于小枝顶部之叶腋内,长约为叶的1/2,密被灰褐色星状鳞片;花具梗,较密集;萼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,长约3毫米,两面被柔毛,外面较密;花瓣淡紫色,匙形,长9-13毫米,外面疏被柔毛;雄蕊管圆柱状,紫色,无毛而有细脉,顶端有3裂的齿10枚,花药长椭圆形,无毛,长约1.5毫米,略突出于管外;花盘近杯状;子房近球形,无毛,6-8室,花柱近圆柱状,川楝子(图1)无毛,柱头不明显的6齿裂,包藏于雄蕊管内。核果大,椭圆状球形,长约3厘米,宽约2.5厘米,果皮薄,熟后淡黄色;核稍坚硬,6-8室。花期3-4月,果期10-11月。川楝子性状:果实类球形,直径2~3cm。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,微有光泽,具深棕色小点。顶端有花柱残基,基部凹陷有果梗痕。外果皮革质,与果肉间常成空隙,果肉松软,淡黄色,遇水润湿显粘性。果核球形或卵圆形,质坚硬,两端平截,有6~8条纵棱,内分6~8室,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粒。气特异,味酸、苦。
药物采收: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,喜阳,不耐荫蔽,在海拔1000m以下均可生长。以选阳光充足,土层深厚,疏松肥沃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。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,育苗移栽法。11-12月采摘浅黄色成熟果实作种,用清水浸泡2-3d,去果肉,取出果核,晾干,用湿沙贮藏催芽。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种。条播,按行距30cm开横沟,深约6cm,株距12cm。每穴放果核1枚,随即施人稀粪水,覆土8-10cm。播后1个月左右出苗,每枚果核可出苗3-5株。苗高10-15cm时中耕除草1次,施人粪尿;苗高18-20cm时,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。培育1年,于冬季或第2年春季发芽前移栽。按行株距(2.5-3.5)cm ×(2.5-3.5)cm开穴,每穴栽苗1株,填上压实,浇足水。田间管理 幼树要加强管理,以利成活。成年树每年春、秋季中耕除草,结合追肥;冬季进行修枝。遇旱及时灌水。
药物性状:
性状鉴别 核果呈类圆形,直径2-3.2cm。表面金黄色至棕黄色,微有光泽,皱缩,或略有凹陷,具深棕色小点。顶端有花柱残痕,基部凹陷,有果梗痕。外果皮革质,与果肉间常有空隙;果肉松软,淡黄色,遇水润湿显粘性。果核球形或卵圆形,质坚硬,两端平截,有6-8条纵校,内分6-8室,每室含黑棕色长圆形的种子1颗。气特异,味酸、苦。以个大、饱满、外皮金黄色、果肉黄白色者为佳。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:外果皮细胞类方形,外被厚角质层。中果皮主为薄壁细胞,内含淀粉粒,有的含草酸钙簇晶,直径约16μm;分泌细胞圆形或椭圆形,长85-197μm,宽40-127μm;内侧散布有细小维管束。内果皮主要为纤维,亦分布有石细胞,靠近中果皮的纤维多纵向排列,内侧的纤维多横向排列;晶纤维的含晶细胞,壁呈不均匀增厚,常数个相联,胞腔内含草酸钙棱晶,少数含簇晶。粉末特征:黄棕色。①内果皮纤维及晶纤维成束,常上下层交错排列或排列不整齐。纤维长短不一,稍弯曲,末端钝圆,直径9-36μm,壁极厚,有的不规则纵裂成须束状,孔沟不明显,有的胞腔含黄棕色颗粒状物;含晶细胞壁厚薄不一,木化,含方晶,少数含簇晶。②果皮石细胞不规则长条形或长多角形,有瘤状突起或钝圆短分枝,弯曲呈S形,有的石细胞类圆形、类长圆形,直径14-54μm,长约至150μm,壁厚9-13μm,孔沟较稀而短,胞腔细窄,每一短分枝胞腔呈星状;也有石细胞壁稍厚,胞腔充满棕色物。③果皮孔纹细胞类长多角形或长条形,壁稍厚,弯曲,具圆纹孔或斜纹孔,常可见数个纹孔集成纹孔域。④种皮细胞鲜黄色或橙黄色。断面观细胞扁平,壁厚,有纵纹孔;表面观多角形,有较密颗粒状纹理。⑤种皮含晶细胞壁厚薄不一,胸腔内充满淡黄色、黄棕色或红棕色物,并含细小草酸钙方晶。此外,有果皮表皮细胞、种皮色素细胞、种皮内表皮细胞、草酸钙方晶及簇晶。
临床应用:
1.《纲目》:楝实,导小肠膀胱之热,因引心胞相火下行,故心腹痛及疝气为要药。2.《本草经疏》:楝实,主温疾伤寒,大热烦狂者,邪在阳明也,苦寒能散阳明之邪热,则诸证自除。
膀胱为州都之官,小肠为受盛之官,二经热结,则小便不利,此药味苦气寒,走二经而导热结,则水道利矣。
3.《本经逢原》:川楝,苦寒性降,能导湿热下走渗道,人但知其有治疝之功,而不知其荡热止痛之用。
《本经》主温疾烦狂,取以引火毒下泄,而烦乱自除。
其杀三虫利水道,总取以苦化热之义。
古方金铃子散,治心包火郁作痛,即妇人产后血结心疼,亦宜用之。
以金铃子能降火逆,延胡索能散结血,功胜失笑散,而无腥秽伤中之患。
昔人以川楝为疝气腹痛、杀虫利水专药,然多有用之不效者。
不知川楝所主,乃囊肿茎强木痛湿热之疝,非痛引入腹、厥逆呕涎之寒疝所宜。
此言虽迥出前辈,然犹未达至治之奥。
夫疝瘕皆由寒束热邪,每多掣引作痛,必需川楝之苦寒,兼茴香之辛热,以解错综之邪,更须察其痛之从下而上引者,随手辄应,设痛之从上而下注者,法当辛温散结,苦寒良非所宜,诸痛皆尔,不独疝瘕为然。
4.《本经》:主温疾、伤寒大热烦狂,杀三虫疥疡,利小便水道。
5.《药性论》:主人中大热,狂,失心躁闷,作汤浴。
6.《珍珠囊》:主上下部腹痛,心暴痛。
7.《纲目》:治诸疝、虫、痔。
8.《医林纂要》:泻心火,坚肾水,清肺金,清肝火。
核:治疝,去痼冷。
9.《本草求原》:治淋病茎痛引胁,遗精,积聚,诸逆冲上,溲下血,头痛,牙宣出血,杀虫。
主治:
用于肝郁气滞、肝胃不和、肝经实热或肝郁化火所致脘腹胁肋诸痛、疝气疼痛、虫积腹痛、头癖、秃疮等。 有报道可用于慢性肝炎、慢性胃炎、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瘍、睾丸鞘膜积液、附睾炎、乳腺炎、痢疾、乳腺增生、冠心病心绞痛、血吸虫病等。
附方:
①治热厥心痛,或发或止,久不愈者:金铃子、玄胡索各一两。上为细末,每服二、三钱,酒调下,温汤亦得。(《活法机要》金铃子散) ②治膀胱疝气,闭塞下元,大小便不通,疼痛不可忍者:金铃子肉四十九枚(锉碎如豆大,不令研细,用巴豆四十九枚,去皮不令碎,与金铃子肉同炒至金铃子深黄色,不用巴豆),茴香一两(炒)。上件除巴豆不用外,将二味为细末,每服二钱,温酒调下,食前。(《杨氏家藏方》金铃子散) ③治寒疝,以及偏坠,小肠庙痛:川楝子三钱,小茴香五分,木香一钱,淡吴茱萸一钱。长流水煎服。(《医方简义》导气汤) ④治脏毒下血:苦楝子炒令黄。为末,蜜丸。米饮下十丸至二十丸。(《经验方》) ⑤治肾消膏淋,病在下焦:苦楝子、茴香等分。为末,每温酒服-钱。(《圣惠方》) ⑥治小儿五疳:川楝子肉、川芎等分。为末,猪胆汁丸。米次下。(《摘元方》) ⑦治耳有恶疮:楝于,捣,以绵裹塞耳内。(《圣惠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