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山羊

别名:

臭常山(《中国植物图鉴》),臭苗(《中国药植志》),大山羊、骚牯羊、地栀子、栀子黄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和常山(《中药志》),大骚羊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,白胡椒、大素药(《贵州草药》)。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日本常山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ixa japonica Thunb.采收和储藏:9-11月采收,挖根,洗净,切片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,也有栽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。

英文名称:

Root of Japanese Orixa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辛苦,寒,无毒。

归经:

入肺;胃;肾;大肠经

功效:

疏风清热;行气活血;解毒除湿;截疟。主风热感冒;咳嗽;候痛;脘腹胀痛;风湿关节痛;跌打伤痛;湿热痢疾;肾囊出汗;疟疾;无名无毒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9-15g;或研末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
药用部位:

为芸香科植物日本常山的根。

植物形态:

落叶灌木,高可达3米。枝条黄褐色,无毛,嫩梢绿色,疏生白色毛,旋即脱落,或平滑无毛。单叶互生;具黄色半透明的腺点,发恶臭;叶柄沟状,疏生白色毛或无毛;叶片菱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,长3~17厘米,宽2~9厘米,先端渐尖或具钝状尖头,基部阔楔形,全缘,或有细钝锯齿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黄绿色;雄花序总状,侧生于新枝基部,花轴与花柄均散生白色毛;花柄基部有卵形苞片1枚;萼筒的基部有对生卵形小苞片2枚,萼片4枚,卵形,基部愈合,边缘有毛,花瓣4,雄蕊4,与花瓣互生;雌花单生,具退化雄蕊4,子房上位,心皮4,花柱短,柱头4裂。蒴果,2瓣裂。种子黑色,近球形。花期3月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根较粗大,表面栓皮淡灰黄色,有时现细裂纹,栓皮脱落处现类白色。断面灰白色。气特异、味苦。

临床应用:

1. 李承祜《药用植物学》:解热,祛痰。
2.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:有解热,驱风,表寒,发汗,催吐作用。
治摆子,外治无名肿毒。
3.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清风热。
治咳嗽,喉痛,牙痛,湿热痢,肾囊出汗,百日咳。
4.《贵州草药》:调气镇痛,清热利湿,软坚宁神。

主治:

治风热感冒,咳嗽,喉痛,牙痛,胃痛,风湿关节痛,痢疾,无名肿毒。

附方:

①治风热汗闭:臭山羊末一钱。烧酒吞服。服后盖被,使其发汗。 ②治胃气痛:臭山羊五钱。煎水服。 ③治风湿关节肿痛:臭山羊炕干研末。每次一钱,用酒吞服。 ④治瘰疬:臭山羊末,调甜酒敷患处。(选方出《贵州草药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15~25g;或研末。外用,为末调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