翠云草
别名:
剑柏、蓝地柏、地柏叶、伸脚草、绿绒草、烂皮蛇、金鸡独立草、翠翎草、矮脚凤毛、孔雀花、翠羽草、神锦花、鹤翎草、凤尾草、开屏凤毛、龙须、岩萍、百脚草、假岩柏、藤扁柏、白鸡毛、水松、拦路枝、止血草、白鸡爪、龙鳞草、金扁柏、龙柏草、细风藤、金猫草、生扯拢、虱子草、蜂药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卷柏科植物翠云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elaginella uncinata(Desv.)Spring[Lycopodium uncinatum Desv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药材产地: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林下或溪边阴湿处以及岩洞石缝内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各地。
英文名称:
 
药材类别:
性味:
味微苦、甘,性寒。
归经:
功效:
清热利湿,止血,止咳。用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,胆囊炎,肠炎,痢疾,肾炎水肿,泌尿系感染,风湿关节痛,肺结核咯血;外用治疖肿,烧烫伤,外伤出血,跌打损伤。
用量:
内服:煎汤,10-30g,鲜品可用至60g。外用:适量,晒干或炒炭存性,研末,调敷;或鲜品捣敷。
药用部位:
卷柏科多年生蕨类草本植物的全草。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草本。主茎纤细,匍匐,长20~50厘米。基部及节上生根,两侧疏生羽状分枝。叶异形,排列平面上,卵状椭圆形.边缘透明,全缘,叶质柔软而薄,淡绿色。抱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,抱子叶卵状三角形。全草入药,四季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我国中部、南部、西南各省均有分布。生于山谷、林下阴湿处。
植物形态:
多年生草本。主茎伏地蔓生,长30-60cm,有细纵沟,侧枝疏生并多次分叉,分枝处常生不定根。叶二型,在枝两侧及中间各2行;侧叶卵形,长2-2.5mm,宽1-1.2mm,基部偏斜心形,先端尖,边缘全缘,或有小齿;中叶质薄,斜卵状披针形,长1.5-1.8mm,宽0.6-0.8mm,基部偏斜心形,淡绿色,先端渐尖,边缘全缘或有小齿,嫩叶上面呈翠蓝色。孢子囊穗四棱形,单生于小枝顶端,长0.5-2cm;孢子叶卵圆状三角形,长约2mm,宽约0.8mm,先端长渐尖,龙骨状,4列覆瓦状排列。孢子囊圆肾形,大孢子囊极少,生在囊穗基部,小孢子囊生在囊穗基部以上;孢子二型。孢子期8-10月。
临床应用:
1、急性膀胱炎 组成:鲜翠云草30.0克,鲜忍冬叶30.0克,鲜车前草30.0克,石韦11.3克,白茅根18.8克 用法:水6碗煎3碗,当茶饮连服5日。2、湿热黄疸 组成:鲜翠云草30.0克,白茅根30.0克,蚊仔烟草18.8克,黄肉川七15.0克,金钱草15.0克,栀子根18.8克 用法:水6碗煎3碗,分3次服用。
连服5~10日。
或单用鲜品37.5~75.0克,水煎服。
3、风热咳嗽 组成:鲜翠云草30.0克,黄荆子11.3克,蒲公英18.8克,桑叶18.8克,鱼腥草30.0克 用法:水4碗煎1碗,第二次以水3碗半煎8分,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服1次。
连服4日至1星期。
4、脚抽筋症 组成:翠云草30.0克,香樟木56.3克,伸筋草56.3克,牛膝30.0克 用法:水10碗煮浓汁,熏洗双脚。
5、吐血 组成:鲜翠云草37.5克,蛇波30.0克 用法:水3碗煎1碗,渣以水2碗半煎8分,早晚各服1次,服4~6日。
6、食积伤胸部、肋骨闷痛 组成:翠云草30.0克,墨鱼1个 用法:加入适量的水,炖烂分数次服用。
7、烫火伤 组成:翠云草18.8克,麻油适量 用法:将翠云草炒炭后,研细末,每次用适量,调麻油涂伤处。
8、外伤出血 组成:干翠云草18.8克 用法:将翠云草研成细末,外撒伤处。
9、淋病、湿热咳嗽、急性肾炎 组成:干翠云草37.5~75.0克,鱼腥草37.5克 用法:水煎2次服用。
附方:
本品青绿苍翠,重重碎蹙,或匍匐在地,或倒悬山石,俨若翠钿云翘,故名翠云草。又若翠色鸟羽,故名翠羽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