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茶子
别名:
茶子心、茶籽。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millia oleifera Abel[C.oleosa(Lour.)Rehd.]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。
药材产地:
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,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。
性味:
性苦;甘;平;有毒
归经:
入脾;胃;大肠经
功效:
行气;润肠;杀虫。主气滞腹痛;肠燥便秘;蛔虫;钩虫;疥癣瘙痒
用量:
内服:煎汤,6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或研末调涂。
植物形态:
油茶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3-4m,稀达8m。树皮淡黄褐色,平滑不裂;小枝微被短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4-7mm,有毛;叶片厚革质,卵状椭圆形或卵形,长3.5-9cm,宽1.8-4.2cm,先端钝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上面亮绿色,无毛或中脉有硬毛,下面中脉基部有毛或无毛,侧脉不明显。花两性,1-3朵生于枝顶或叶腋,直径3-5cm,无梗;萼片通常5,近圆形,外被绢毛;花瓣5-7,白色,分离,倒卵形至披针形,长2.5-4.5cm,先端常有凹缺,外面有毛;雄蕊多数,无毛,外轮花丝仅基部连合;子房上位,密被白色丝状绒毛,花柱先端三浅裂。蒴果近球形,直径3-5cm,果皮厚,木质,室背2-3裂。种子背圆腹扁,长至2.5cm。花期10-11月,果期次年10月。
药物性状:
性状鉴别 种子扁圆形,背面圆形隆起,腹面扁平,长1-2.5cm,一端钝圆,另一端凹陷,表面淡棕色,富含油质。气香,味苦涩。
临床应用:
《救荒本草》:"楂木生闽广江右山谷间,橡栗之属也。其树易成,材亦坚韧,若修治令劲挺者,中为杠。
实如橡斗,斗无刺,为异耳。
斗中函子,或一或二、或三四,甚似栗,而壳甚薄。
壳中仁皮色如榧,瓤肉亦如栗,味苦而多膏油。
江右、闽、广人,多用此油燃灯,甚明,胜于诸油,亦可食。
楂在南中,为利甚广。
乃字书既无此字,而偏方、杂记亦未之见。
或直书为茶,尤非也。
独本草有储子云小于橡子,味苦,涩,树皮如栗。
或者槠、楂声近,土俗音讹耶?其不言子为油,或昔人未食其利,如乌臼女贞子类耶?不敢傅会,姑志之以俟再考。
又种楂法,秋间收子时,简取大者,掘地作一小窖,勿令及泉。
用沙土和子置窖中,至次年春分,取出畦种。
秋分后分栽,三年结实。
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