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骨脂

别名:

胡韭子、吉固子、婆固脂、破故纸、补骨鸱、黑故子、胡故子

来源:

性味:

味辛苦,性温。

归经:

归肾、心包、脾、胃、肺经。

功效:

用量:

药用部位:

载《雷公炮炙论》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。主产河南、四川、安徽、陕西。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一年生草本,高0.5~1.5米,通体被白色柔毛及黑棕色腺点。茎直立,枝坚硬。单叶互生,有时枝端叶有1片长约1厘米的侧生小叶,叶片宽卵圆形,长6~9厘米,宽5~7厘米,先端稍尖,基部截形或微心形,边缘有不规则粗齿,近无毛,两面均有显著黑色腺点,叶柄长2~4厘米,侧生小叶柄甚短。夏季叶腋抽出总状花序,总梗甚长,小花多数,密集上部而呈头状,花梗短,花萼钟状,上面2枚萼齿连合,具黄棕色腺点;蝶形花冠淡紫色,长约4毫米,旗瓣宽倒卵形;雄蕊10,连成一束,较瓣为短。荚果椭圆状卵形,长约5毫米,黑色,熟后不开裂。种子1粒,扁圆形,棕黑色,粘贴着果皮,有香气。 生于原野、溪傍、田边草丛中。各地多有栽培。

临床应用:

1、治疗小儿遗尿:补骨脂适量。
研末炒熟,每晚用温开水吞服3克。
可用于治疗小儿遗尿。
2、缓解手脚冰凉:山药、补骨脂、吴茱萸各9g,大米50g。
先将药材水煎取汁,再将大束放入药汁中一起煮粥。
经常食用,对形寒肢冷、四肢不温有好处。
3、阳痿:可用补骨脂50g,核桃仁、杜仲各30g共研细末,每次服9g,每天2次。
4、治下元虚败、手脚沉重、盗汗:补骨脂、菟丝子各120g,核桃仁30g,乳香、没药、沉香各7.5g。
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空腹温酒送服。
5、治脾肾阳虚、五更泄泻:补骨脂、生姜各120g,肉豆蔻60g,大枣49枚。
将补骨脂和肉豆蔻研成细末;大枣和生姜一同煮熟,取枣肉;将枣肉和药末和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盐汤送服。
6、子宫出血:补骨脂10g,赤石脂10g(先煎)。
每日1剂,水煎服,分2次服。
本法对妇女子宫出血、月经过多、人工流产后出血等有较好的止血效果。
7、肾虚腰痛,起坐艰难,仰卧不利:补骨脂、炒杜仲、大蒜各120g,核桃仁90g,青盐30g,将药研末,大蒜煮熟与核桃仁、青盐捣成膏,合药末,炼蜜为丸,每丸重9g。
每次服2丸,每日2次。
方一:治疗肾虚哮喘 补骨脂12g,核桃仁20g,生姜3片,大蒜20瓣,蜂蜜50g,水煎常服。
方二: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补骨脂、核桃仁各等量。
共研为末,每日早、晚各冲服15g。
方三:治疗慢性腹泻 补骨脂、神曲各15g,白术、党参各20g,炮姜10g,炙甘草5g。
每日1剂,水煎分3次服。
方四:治疗白癫风、油风 补骨脂、何首乌各30g,共捣碎,置150ml75%的酒精内浸泡7日后,取药液涂擦患处,每日3次。
方五:治疗肾虚腰痛 补骨脂、杜仲各20g,肉桂6g,猪肾1对。
杜仲和补骨脂用盐水炒,再与肉桂粉拌匀,共装入猪肾内,蒸熟后除去药渣,每日分2次食之。
方六:治疗小儿尿频、遗尿 补骨脂、山药各适量,共研为末,每次2g,每日1剂,每日3次,开水送服。
方七:治疗阳痿 补骨脂、山茱萸、菟丝子、金樱子各20g,当归15g。
每日1剂,水煎分3次服。
方八:治疗脱发 补骨脂、白蒺藜各30g,骨碎补20g,川芎、羌活各10g,白酒500ml。
将上药置白酒内浸泡7日后,取药酒涂患处,每日数次。

主治:

用于肾虚阳痿、遗精、滑泄、尿频、 腰膝冷痛、不孕、早衰,肾虚作喘,以及脾肾阳虚所致的“五更泄泻”、肾虚冲任不固所致的胎动不安、崩漏等症。 现临床上用于治疗肠结核、 局限性肠炎、慢性结肠炎、冠心病、银屑病、白 癜风、斑秃、子宫出血、小儿遗尿、白细胞减少症、外阴白斑、阴道滴虫、扁平抚、寻常抚、慢性湿修、汗斑等。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5~15g,煎服。外用适量,可制成酊剂涂搽或研粉调敷。 1、煮粥 先将山药、补骨脂、吴茱萸等药材一起水煎取汁液,然后加入大米一起煮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