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尾笋

别名:

石竹根(《草木便方》),竹林梢、万花梢(《分类草药性》),黄牛尾巴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,竹林霄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
来源:

为百合科植物万寿竹之根茎及根。夏,秋间采收。

药材产地:

生于低山区林下阴处。分布贵州、四川等地。

性味:

性甘,平。①《草木便方》:温。②《天宝本草》:甘淡,微温。③《贵阳民间药草》:甘,平,无毒。

归经:

功效:

润肺止咳,健脾消积。治虚损咳喘,痰中带血,肠风下血,食积胀满。①《草木便方》:治劳伤气血虚损,耳鸣,清火化痰,消气肿痞满积聚。②《分类草药性》:治虚咳,清气火。③《天宝本草》:补脾,润肺,壮筋。治肠风下血,痔。④《四川中药志》:治胸腹胀及小儿食积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。

药用部位:

为百合科植物万寿竹之根茎及根。

植物形态:

万寿竹,又名:宝铎草。多年生草本。根茎长而肥白,有时匍匐。茎直立,高30~60厘米。上方稍斜倾。叶长椭圆形至宽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稍尖,长4~8厘米,宽1.3~4.7厘米;叶柄很短。伞形花序;花1~3朵,顶生,下垂,花梗长1.5~3厘米;花白色,上方绿色;花被6,先端急尖,有时为凸端,基部渐次狭窄,下半部边缘及内面有短毛;雄蕊6,花丝无毛,长达2厘米,药宽线形;雌蕊1,子房椭圆形,3室,花柱无毛,上部3裂。浆果黑色,球形,径约6毫米。花期3月。

药物性状:

干燥根茎,分支,上有残茎痕,须状根较租,稀疏,外表棕黄色,弯曲,长约15~30厘米,直径约3毫米。质硬脆,易断,断面平整,中间有黄色柔韧的木心,周围浅黄白色。气无,味淡而粘。 产贵州、四川等地。

临床应用:

1、治咳嗽痰中带血:百尾笋25克,蒸冰糖服。
2、治肺气肿:竹林霄、白鲜皮、鹿衔草,炖鸡服。
3、接骨:百尾笋、水冬瓜、野葡萄根、泽兰,加酒共捣烂包伤处。

主治:

治虚咳,清气火;耳鸣,清火化痰;补脾,润肺,壮筋,肠风下血,痔。

附方:

①治咳嗽痰中带血:百尾笋五钱,蒸冰糖服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 ②治肺气肿:竹林霄、白鲜皮、鹿衔草,炖鸡服."四川冲药志》) ③治病后体虚遗尿:百尾笋一两,岩白菜一两,大苋菜一两。炖肉吃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 ④接骨:百尾笋、水冬瓜、野葡萄根、泽兰,加酒共捣烂包伤处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25~50g。外用,捣敷。